第215章 隆庆开关的延申(1 / 2)

皇帝陛下的第二次问询。

让高拱不得不答。

他沉默了片刻,随后,又看了一眼站在陛下身边的冯保,而后低下头去,缓缓开口道:“陛下,关于张居正被刺杀之事,臣以为考成法的施行或许与此有关。考成法过于激烈,可能导致一些官员不满,继而有了刺杀张居正的想法。”

“当然,此时已经结案,臣只能觉得,徐瑛是主谋……”

朱翊钧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问道:“高爱卿,难道仅仅是因为考成法吗?除此之外,你便没有什么其他想说的。”

高拱心中确实有所怀疑,但此刻他无法将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特别是跟张居正穿一条裤子的冯保还在乾清宫中待着。

他深知宫廷斗争的复杂和微妙,担心自己的言语会为自己引发更多的麻烦。

而高拱的内心,有怀疑过这场事件是张居正自导自演的,可他不能说,他一旦说出来,便是告诉世人,自己记恨张居正夺权,他都被刺杀,险些死掉,而自己还出言污蔑。

于是,他接着说道:“陛下,对于贼子刺杀张居正一事,臣确实没有什么其他想说的。”

朱翊钧轻轻叹了口气,他也明白高拱可能有所保留,但并未继续追问,或许,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方式。

而此时,高拱正在保护自己罢了。

他话锋一转,说道:“高爱卿,你在隆庆年间曾主导过开关之事。这开海之策,对于我大明可大有益处,朕今日专门抽出时间,就是想听听,高爱卿对隆庆开关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听着皇帝陛下的话后,高拱神色稍缓,可能是提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举措,高拱的精气神也略有提升。

“陛下,倭寇之祸,连绵几十载,祸害我大明东南百姓,虽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剿灭了东南倭寇之祸,但在臣看来,确实治标不治本……”

“大明海禁多年,海防之虑并未因此杜绝,反而,越发严重,臣在隆庆年间,便觉应治标治本,开关实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海禁不能平海患,亦阻塞商贸之途。彼时,民间私商冒险出海,走私猖獗,朝廷难以掌控,财赋流失严重……且外邦对我中华大明之物多有需求,开关通商,既能互通有无,增我朝之财源,充盈国库,又可繁荣市井……”

“再者,开关可使外邦仰我中华之威,以贸易交流促和睦,减少边患。故隆庆开关,于国于民,皆有大利,实乃明智之举,成祖皇帝,曾命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国威之时,亦有财货补给……”

朱翊钧点了点头,看着精神头越发高涨的高拱,心里面也较为满意。

他开始肯定高拱,调动起来高拱继续奋斗的决心,俗称画大饼……

“朕每每忆及先帝,心中感慨万千。犹记先帝在世之时,曾对朕讲:“高爱卿实乃国之柱石,忠君爱国,一心为公。其才略非凡,能洞察世事,所提之策,所行之事,皆为兴国利民之举。朕信之重之,望汝日后亦能倚重此人,共保我大明江山永固。”对于先帝的嘱托,朕一直牢记……”

说到于此,朱翊钧叹了口气,表示了自己的无奈。

“朕本以为,能与先帝一样,跟高爱卿再书君臣佳话,可,哎,可,高爱卿却觉得朕只是十岁的孩童,难为人主……”

”朕听闻之时,心中也感到惊恐,而后,朕的母后们,下旨贬斥高爱卿……”

朱翊钧说到这里的时候,饱含深情。

而高拱听着心里面却不是滋味。

就连站在朱翊钧身旁的冯保,也是时不时的抬起头看了一眼高拱,又看了看说话的陛下,心中思绪纷飞,有些恐慌。

这君臣两人,在这复盘呢,别复盘到了自己身上啊……

“朕起初,也是想着,既然高爱卿不愿辅助朕这十岁天子,便让他回家吧,可朕想起父皇对朕的教诲,还是派锦衣卫指挥使张国之,亲自将高爱卿你接了回来。”

“为此,朕惹得母后生气,但朕,并无后悔……”

“朕只是再给高爱卿一次机会,同样,也给朕一次机会,成全千古君臣佳话……”

说完之后,朱翊钧深深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