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常德告状(2 / 2)

咻~

白羽箭飞出,闪着银芒的箭镞,直插进草人脑门。

李世民露出笑意,放下长弓问道:“何事?”

孙伏伽作揖,“臣有密奏。”

李世民稍显惊讶,随即无声的挥挥手,周边的侍卫和宫人,齐齐后退二十步,只有张阿难还站在一旁。

深呼吸一口,孙伏伽牙白口清道:“启奏陛下,半个时辰前,陕人常德在大理寺外鸣冤,自称其二子被……被郧国公所杀,另言,张亮欲谋反。”

张阿难心头一惊。

李世民虎目一阖,“你说张亮要反?”

孙伏伽低着头,“陕人常德,确实如此说。”

“可有证据?”

“未有确证,常德只是说,他之二子被郧国公收为义子,因不愿参与图谋,被张亮所忌,故趁其外出吃饭时,遣人袭杀。”

李世民听完,又举起长弓,弯弓搭箭,瞄准了千疮百孔的草人,一连又是几箭,看起来丝毫不慌。

武德元年,张亮随李归顺大唐,后经房玄龄举荐,进入秦王府中,武德九年,李世民和李建成已到图穷匕见之地,为防不测,李世民令张亮率领一千亲卫前往洛阳,暗中招募山东豪杰,为大业留后手,结果不慎被齐王李元吉所知,李元吉告到李渊面前,称李世民有不轨之心,李渊随即令人拿了张亮,一番严刑拷打,张亮死不承认,最后,李渊想要杀了张亮,李世民跑去一番哭诉,疼儿子的李渊心头一软,张亮这才保住一条命。

对于张亮的忠心,李世民是不怀疑的,他不相信张亮会谋反,同时,也不认为张亮有谋反的本事。

他的这位郧国公,治军有一套,治政也有一套,唯独天生是个小心眼,哪怕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走在路上,谁看见他要是不点头问个好,就会被视为是蔑视他,继而怀恨在心,这些年来,朝中上上下下,几乎都被张亮得罪了个遍,一年到头弹劾他的折子,垒起来能有小山高,要是没有李世民的力挺,他早都被众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可以说,张亮就是个孤臣,一个没人缘的人,他拿什么造反。

跟谋反相比,李世民更相信,这怕是有人想勾陷张亮。

皇帝一言不语,只是不断射着箭,一支接一支,直到箭壶空空如也。

孙伏伽小心问道:“陛下,臣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放下长弓,接过张阿难递来的手帕,擦拭去额头的汗渍后,漫不经心的道,“去叫马周来。”

张阿难走向不远处一个太监,低声言语了一句,这人立马向着中书省方向奔去。

不一会,马周匆匆赶来,正准备行礼时,李世民却摆了摆手。

“宾王,陕州有一人检举张亮要谋反,此事朕交由你查办,大理寺一旁协从,尽快将真相查明。”

马周面不改色的点点头。

李世民又嘱托道:“未查清之前,暂且不要声张,免得污了张亮的名声。”

“臣明白。”

“去吧。”

“臣等告退。”

马周和孙伏伽一同作揖离开。

“去将箭取回来。”

张阿难小跑向百步外的靶子,将草人脑门上的箭一个个拔下,紧接着又快速跑回,把箭放回了箭壶之中。

李世民抽起一支,稍稍屏气凝神后,一箭射出,这一次,白羽箭直插草人心房。

~~~~~~~

大理寺中,常家父子二人,正吃着吏员送来的饭,也不知是没有胃口,还是觉得这饭太过粗淡,两人扒拉来扒拉去,将饭粒扒拉出一地,就是不见往嘴里送一口。

这时,哐当一声,屋门被推开。

常德和常大齐齐转头望向门口。

“孙大人。”

常德放下碗筷,急忙起身见礼。

孙伏伽轻点下头,转对着马周道:“中书令,就是他二人。”

中书令,那就是宰相了,看来,皇帝老儿必是已经知道了,常德心头一热,常大心头一战。

马周审视一番,进屋问道:“我听孙大人说,你称你儿是外出吃饭时,被张亮派人所杀?”

小主,

常德点点头。

马周又问道:“你可清楚是什么地方?”

“回大人,是昭和坊的香味阁。”

马周接着又问了些问题,常德一一回答,过后,马周同孙伏伽从屋中出来。

“中书令,接下来该如何查办?”

面对孙伏伽的问题,马周深思良久,遂令孙伏伽遣两个人,先去香味阁探一探当日的情况,想知道张亮是否真欲谋反,很简单,只要查明常二是不是他所杀就清楚了。

“几位官爷,吃点什么?”

小二热情的迎上前。

为首的捕头先是看了看大堂的环境,后开口询问道:“你们这里,不久前,是不是出了命案?”

此话一出,小二的脑海中,瞬间播放起那日血流成河的画面,他的脸色一白,牙关都在颤着。

许久等不来回话,捕头面色一凶,厉声道:“老子问你呢,说,是不是发生了命案!”

小二吓了一激灵,脸色又白了许多,结结巴巴道:“是……是……发生了命案,月……月中的时候,有……有一伙人来吃饭,其中一个客人,被……被杀了。”

“他们一共有几个人?”

那一日的情况,小二记忆犹新,他想也不想道:“算上被杀的那个,一共有六人。”

说着,指向了大堂正中的一处位置,“他们就在那做了一桌,被杀的那位客人坐在靠外的位置,凶手坐在角落那处,他进来要了几个馍和一碗汤,吃完饭往出走时,从后面杀了那客人,等到同桌的几人反应过来时,凶手已经跑没了影,他……他连饭钱都没给。”

讲完案发时的情景,小二小心翼翼问道:“官爷,可是抓住那凶人了?”

捕头没回答,瞪着眼反问道:“既出了命案,缘何不报官?”

小二脑袋一缩,“死的那人,是郧国公府上的人,出事之后,郧国公亲自过来了一趟,是他……是他让我们不要报官的。”

捕头冷哼一声,给小二普法道:“见命案伤毁者,必即刻禀明就近公衙,见而不言者,以包庇论处,苔刑二十,下次再出现这样的事,必须即刻去官府报案,听明白没有!”

小二战战兢兢的点点头。

捕头随即带人离开,等回到大理寺,他将所问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汇禀给了马周和孙伏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