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皇权越弱,皇权越强,皇权越强,皇权越弱(1 / 2)

……

乾清宫。

朱厚熜一遍又一遍的咀嚼着李青的话语。

他愿意相信李青的一心为公,也认同李青的说法,然,在他内心深处,还是多少有些排斥。

数千年来,历朝历代,从无一个当权者这么做过。

强国富民,并非相辅相成,甚至武断的讲,二者完全是对立的。

谁言汉朝不强?

可汉的强,是建立在不断攫取百姓财富的基础上,盐铁专营,币种更换频繁,卖官鬻爵……

汉武帝武功盖世,可汉武帝时期的百姓,过得真的好吗?

如今的大明强国富民,可正如李青所说,这种先发优势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迟早会被人模仿、追赶上来。

且这一天,并不十分遥远。

真到了无法对外赚取财富之日,就只能对内攫取财富,才能维持王朝的统治。

可如若采纳李青的建议,届时,朝廷再想如武帝那般攫取百姓财富,就不可能了。

说到底,教育资源的下放,必然会倒逼皇权。

可李青所言,又十分正确。

首先,教育资源的下放,能催生出更多人才,这点毋庸置疑。

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地方官肆意妄为,能化解很多潜在问题。底层百姓的晋升通道打开之后,不但能有效遏制既得利益团体进一步做大,甚至还能取代一部分,使得既得利益者不再固化,达到一定程度上的中转、流通……

资源的再分配,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这点,也毋庸置疑。

“既得利益团体固化,会逐渐蚕食皇权,教育的完全放开,会不断冲击既得利益团体,可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啊……”朱厚熜叹息,神情痛苦。

最让他难受的是,只能二选一,没有第三条路走。

客观评估,李青的建议显然更好。

无他,李青的办法,不仅能让既得利益团体流通开来,且这样做,既得利益团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人数越多,单体所享受到的资源越少,也会越弱,越容易被取代……

这对皇帝来说,绝对是好事!

可问题来了,当达到一种平衡时,当相互内卷、斗争,也无法再进一步事时,他们就会瞄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皇帝!

……

半晌,朱厚熜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

皇权越弱,皇权越强,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百姓认知越高,皇权越是弱势,可同样的,官员也得收敛,官员收敛,兼并势弱,兼并越弱,皇权越强;

皇权越是强势,认知提高的百姓越是感到压迫,有压迫,自然有反抗……皇权越弱。

好似一个轮回,亦或说是一个怪圈儿,根本逃不出去。

可以不采取李青的建议吗?

当然可以!

不过那一来,就不是皇权越弱,皇权越强,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只会是,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少了一个大的缓冲期,国祚自然会大大降低。

可以预见,采取李青的建议,大明的国祚必当远远超越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如若不采纳……大明国祚可能也就勉强跟汉一般,只有四百年出头。

“唉……无解啊!”

朱厚熜扶额,满面愁容。

李青说的好处,他完全吃透了,李青没说的‘坏处’,他也完全想到了。

其实,朱厚熜比李青预想的还要聪明!

当然了,前提是不涉及修仙长生。

这件事,朱厚熜没办法理性。

话说回来,理性的人也不会迷信修仙长生,虽说李青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可从洪武朝至今,大明皇帝没有一个长生的。

包括李青的亲人,朋友!

真要是理性,就不会这般痴心妄想了。

许久,

朱厚熜苦叹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便抛开修仙长生,也当采纳他的建议,只愿……朕能得偿所愿,与他一并长生,届时君臣合力,寻求突破。”

无论是对李青,还是对自己,朱厚熜都相当有信心。

能力、智慧、手段……

试问,天下间又有几人及得上他们二人?

~

小院儿。

李青坐在树荫下的石桌前,托着下巴,思考大肆开办村镇学塾的实施过程……

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不会顺利,阻力之大,甚至犹在一条鞭法之上。

工商业的大兴之下,农业已不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了,可教育资源的下放不同。

对做官的来说,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管理成本,且还会大大损耗既得利益。

对要做官的来说,这会大大提高他们做官的难度,直接从简单模式跳跃到了地狱模式。

哪能不急眼?

且这两类人,都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哪怕海.南的那个小青年,家里都还有四十亩地呢。

“唉,难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