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主气得脸都白了, “既然太子不仁,也就不能怪我们不义了,太子殿下如此大的功绩,怎么能不世人所知?”
郑家主自然也是同仇敌忾,“我会立刻修书一封给安亲王妃,咱们郑家受了委屈,背了黑锅,也不能这么忍气吞声。”
杨家主忍不住叹息一声,“诸位听我一声劝,都说民不和官斗,何况对方还是太子殿下,国之储君,不是咱们能斗得过的。”
“大家可不要冲动啊!”
唐家主:“杨兄不用劝了,民不和官斗不假,但是,咱们可都是士族,可不是寻常的民。”
陈家主:“我可没想和太子斗,我只是想帮太子扬扬名而已。”
郑家主:“杨兄不要担心,我只是修书一封送给安亲王妃,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当然,大皇子会做些什么,那就不是我能干涉的了的。”
杨家主自然也就没有再劝。
很快,各种流言在民间流传——
什么太子殿下勾结红莲教,强抢百姓米粮。
太子殿下为了政绩漂亮,在姑苏城里开了各种店铺,与民争利。
听闻红莲教最大的幕后使者竟然是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红莲教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皆是受太子殿下 指使。
争论的最大焦点是天子殿下在姑苏城外设立的赈灾点,灾民已有2万有余,半个月已经耗空了10多万斤的米粮。
可是,除了施粥之外,太子殿下并没有针对赈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策略。
就此一事,朝中大臣在朝堂之上,多番弹劾。
弹劾太子的折子落陆承天的案头老高老高的,一封一封又一封。
主要还是御史台那边,小太子赈灾之前,在朝中可是狠狠得罪了一番御史台的人。
几乎是掀翻了整个御史台。
现在被这群言官找到了机会,那还不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如果真的能来个死谏,还能青史留名呢!
这可是无数老御史的毕生所求。
之前早朝不到半个时辰就会结束,这已经是太子监国之后,尽力缩短时间的结果,陆承天重新主理朝政之后,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