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壹火会(2 / 2)

管黔滶从墨家的“墨”字中,取出一个“火”字。

“墨”字的早期字形,甲骨文、金文字形可以看出,下部为燃着火的灶台;上部是方形口的烟囱;中间为叠火的“炎”。

墨字的变迁

管黔滶从墨字中间取了一个“火”字,将自己的秘密结社称之为:

“壹火会”!

为什么起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从古“墨”字看,“火”在中间,形象地代表了墨家子弟心中有一团救世之火在熊熊燃烧。

《诗·郑风·大叔于田》有:“叔在薮,火烈具举”的诗句。

描写在夜晚打猎时,众人举火列队照明。“火烈”就是举火把的行列,众人同心列于“火”之下,已有“火伴”的意味了。

“火伴”。背过《木兰辞》的应该记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古汉语中“火伴”就是“伙伴”的意思。

古时军制:“五人为列,二列为火,五火为队。”军中“同火而食”的人称为一“火”,就是指一个锅里吃饭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民以食为天,当兵被称为“吃粮”,以同火(同灶)吃饭为军队的基本建制是很自然的。

至此,“火”亦有了“伙伴”的意思,指一口锅里吃饭的人。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古代,能够同吃一锅饭的人,都是性命相托的人。

于是,管黔滶把自己建立的、用于发动底层群众秘密反抗的组织,命名为:壹火会!也就是“一伙会”的意思。

并绘制了一个黑色的火苗图形,作为“一火会”的重要标识。

壹火会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十人为“一火”,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好保密工作,即使一人暴露,也不会牵扯太多的人。

这妥妥的是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地下工作者啊!

管黔滶是笃信墨学的,他不是要背叛墨家,而是觉得别的墨家子弟所走的路径不对,于是自己决定独辟蹊径,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墨家理想。

管氏的墨学理论,既不同于“墨辩”的主张,通过游说诸侯,将救世、治世的希望寄托在诸侯采用墨学上。

也不同于俱酒“墨者为王”的主张,通过自己打天下,用墨家的思想来治理天下。

他坚信世间有绝对的公平正义,他主张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用暴力的手段,除去一切残害人心的人和政权。

这是后世侠客思想的滥觞,也能看到“无政府主义”的苗头。

管氏以“楚商”身份为掩护,在蜀国的山野乡村、水畔地头,描绘“人人兼爱”的美丽画图,吸引底层奴隶加入组织。

同时上层的大大小小的贵族老爷们,则祭出“墨侠”传统手段,除暴安良,惩恶扬善。

最重要的一条:杀富济贫!

砍贵族老爷的脑袋、拿贵族老爷的粮食,帮助加入“一火会”的穷苦哥们,这样的组织,其拓展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广,难以想象。

所以“壹火会”迅速在蜀国底层社会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