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废寝忘食(1 / 2)

在昆城城区监狱警务室,警卫员汤铁峰在接到领导批准的指示后,迅速放下电话,以利落干脆的口吻转达道:“两位,请随我来吧!”

话音刚落,他便身姿矫健地走出警务室,与此同时,另一名警卫员迈着标准的正步走进警务室,熟练地完成了接岗任务。

顾芹茗和穆小吉神色凝重,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周遭冷峻的环境让人心生敬畏。

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紧跟在汤铁峰身后。当距离走廊尽头右转第一间的徐所长办公室仅有咫尺之遥时,前方出现一处楼梯出口。

汤铁峰保持着铿锵有力、尽显军人气度的步伐,毫不犹豫地径直向楼上走去。

顾芹茗和穆小吉下意识地转身,目光投向监狱的院子。

只见铁丝网严密布控,将整个区域围得水泄不通,高耸的墙体威严矗立;

让人不禁心生感慨,对于里面的服刑人员而言,外面自由的世界该是多么遥不可及的奢望。

二人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紧紧跟着汤铁峰来到了三楼。

还未靠近,远远地就听见会议室里传来嘈杂的喧哗声,各种观点和讨论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

汤铁峰身姿笔挺地走到会议室门口,深吸一口气,随后大声喊道:“报告。”

刹那间,会议室里原本鼎沸的人声戛然而止,陷入一片死寂。

紧接着,里面传来一声沉稳的回应:“进来。”汤铁峰闻声,伸手稳稳地推开房门,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顾芹茗和穆小吉对视一眼,稳步走了进去。踏入偌大的会议室,只见各科室、监管部门、管教齐聚于此,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们。

顾芹茗神色镇定自若,率先礼貌地开口回应:“各位领导,你们好。

鄙人是梓东国际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顾芹茗。这位是仁心医院的创始人穆小吉先生。

想必各位领导有所了解,穆先生前天已专程前来递交过蒋浩离监探亲申请的相关手续资料。

然而,今天我们接到通知,狱政科对蒋浩的离监探亲申请持否定态度。

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离监探亲申请有着明确的法定条件和审核流程,诸如服刑人员在狱内的改造表现、遵守监规纪律的情况、剩余刑期等都是重要考量因素。

在我们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已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了蒋浩在狱中的良好表现,包括其积极参与劳动改造、接受教育课程的记录等,足以证明他符合离监探亲的基本改造条件。

不知在狱政科的审核过程中,是发现了哪些具体条款与蒋浩的申请情况不符,

或是我们还有哪些条件未满足、资料未补充到位的地方,烦请各位领导详细说明,以便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完善。”

狱政科的一位领导坐在椅子上,大腹便便的他微微挪动了一下略显臃肿的身子,发出一阵椅子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他清了清嗓子,用浑厚且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开口询问:“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蒋浩如今在这世上,仅剩下母亲这一位亲人。”

说着,他伸出手指,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桌上那叠关于蒋浩离监探亲申请的资料,继续说道:

“这份亲属申请的执笔人是穆小吉,可经调查,他与蒋浩并无血缘关系。

就像方才顾律师介绍的,他是仁心医院的创始人,从常规意义上讲,根本不符合亲属条件。

按照相关规定,离监探亲申请中的亲属关系需明晰且真实,这不仅关系到服刑人员的家庭伦理联系,更是保障离监探亲制度公正、合理执行的关键。”

穆小吉听闻,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情绪瞬间激动起来,双眼瞪得滚圆,布满了血丝,急切地向前迈出一步。

他眼神中满是恳切,声音略带颤抖地解释道 :“领导您好,您说的没错,从血缘上看,我和蒋浩确实没有关系。

但在申请材料中,我已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明确了自己执笔人身份。

当年蒋浩入狱时,他家中有位双目失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母亲。

是我将她带回红星福利院收养,这些年出钱出力,悉心照料。

如今,在她的生活里,我承担的角色早已超越普通帮助者,从事实和情感层面而言,我既是亲属,更是监护人。

据我所知,蒋浩本人也递交了离监探亲申请,言辞恳切,朴实无华。

目前老人情况万分危急,已命悬一线,我来之前刚从医院赶来。蒋浩的资料和案件档案,公安局应有详细且完备的记录。

老人家这一生极为坎坷,先是一个儿子因高烧脱水,救治不及时引发病变,最终不幸离世。

而另一个儿子蒋浩,当年不幸被毒枭威逼利诱,从而走向犯罪道路,如今在贵监狱中服刑。

经历这些沉重打击后,老人回到红星福利院,整日郁郁寡欢,长久的忧愁苦闷导致她积郁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如今连基本饮食都难以维持。

恳请各位领导酌情考量,成全老人这最后的心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最后,穆小吉情绪崩溃,再也顾不上脸面和尊严,“扑通”一声,重重地朝着狱政科等各位领导的方向跪在了会议室的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