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强势竞争(1 / 2)

藏国 高月 1185 字 1个月前

十二月十二日,从云州送来的八百里快信终于抵达了长安,报信士兵直接将快报送到了云朔都督府进奏院。

云朔都督府进奏院和云州进奏院是一班人马,两块牌子,其他驻军州也是一样,比如甘凉都督府进奏院,同时也是凉州进奏院。

没必要单独给都督府设进奏院,太浪费了,也主要是长安地价太贵。

进奏院的官员一般都是身兼二职,如果是州府送来的奏折,当然是交给门下省白虎堂,如果是都督府送来的奏折或者快报,则交给枢密院。

朝廷在大明宫丹凤门外修建了两座占地颇大的建筑,一座是白虎堂,另一座便是枢密院的外联大堂。

这就像后世的政务大厅,各州的奏折直接交给白虎堂,各军的奏报则送给枢密院的外联大堂。

此时,长安已经被一场大雪覆盖,全城上下银装素裹,眼看还有半个月就到新年,整个城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各个店铺的生意也是全年最好的时候。

这两天,李邺和高官们都在了解市场,不出李邺所料,坊墙拆除后,越来越多的沿街店铺开出来了,很多东市和西市的店铺都搬了出来,比如西市卖酒的二十几家店铺全部搬到了东面沿街。

还有牲畜的店铺搬到了西城外,那边建立了一个牲畜交易中心,占地很大,三十多家店铺每家都有四五亩地,大量的猪、牛、羊、驴、骡、马以及骆驼等等牲畜都在这里交易,生意十分火爆。

原来在西市,受到场地限制,选择余地就少得多。

临近新年,卖得最好的就是羊,一天要卖十几万只,这还只是私人卖牲畜,针对普通百姓。

相军方、官方都有自己的货物来源,数量更加庞大。

李邺视察的西市,虽然很多店铺搬走,但西市依旧热闹异常,李邺和御史台主官颜真卿走进了一家粮铺,粮铺内十分热闹,至少有三十余人在买粮食,叫喊声此起彼伏。

粮食是李邺最关心的问题,每年冬天,长安粮价都要大涨,一方面是外面的粮食进不来,但更重要是控制粮食的权贵趁机涨价。

因为粮价暴涨,民怨沸腾,尤其军队军心不稳,这可是要命的大事情,逼得唐朝统治者不得不迁往洛阳。

所以粮食从来就不是短缺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涉及到太多权贵利益。

但这并不是无解,一旦权贵们从别的地方获得丰厚利益,比如工商业,他们就会在粮价上放手。

宋朝就是这样做的,放开工商业,使宋朝的工商业极为发达,粮食就由朝廷来做主了,占城稻才能引进来,粮价便宜,人口滋生超亿。

这個道理李邺也知道,他之前就和关陇贵族谈过,长安斗米不得超过八十文,这是他和朝廷能接受的底线,八十文他不动用常平仓,一旦突破八十文,常平仓就立刻放粮。

粮铺的掌柜认出了李邺,吓得他连忙出来行礼,“小民参见殿下!”

李邺点点头,“我就来随便了解一下粮价,不影响你们做生意。”

旁边颜真卿问道:“现在米价最高多少?”

“斗米八十文,从月初到现在都是这个价,倒是小麦涨跌不等,现在每斗小麦六十文,磨好的面粉差不多六十五文。”

“别的店铺都一样吗?”李邺又问道。

“都一样!”

“那今年最便宜是多少钱一斗?”

“三个月前,米价到六十文一斗,这是今年最便宜的价格。”

“你们忙,我去看看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