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集市,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一片。人群中,一个身着灰色布衫、腰系三袋的年轻丐帮弟子,正卖力地打着莲花落。只见他手持竹板,节奏明快,口中唱道:“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咱要夸一夸,这丐帮好儿郎……”周围的百姓被他的表演吸引,纷纷投来铜板。他,便是李逸,一个自幼在丐帮长大的孤儿,凭借着对莲花落和莲花掌的勤修苦练,在丐帮中也算小有名气。
突然,一阵骚乱传来。李逸抬眼望去,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公子,正往这边走来。那公子身旁的护卫,一脸凶相,不断驱赶着周围的百姓。李逸心中不悦,正想上前理论,却听到有人小声议论:“这是慕容复公子,姑苏慕容家的人,咱可惹不起。”李逸虽对慕容复的排场不以为然,但也知道姑苏慕容的威名,便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为了躲避护卫的驱赶,不小心撞到了李逸,摔倒在地。李逸连忙扶起小孩,轻声问道:“孩子,没事吧?”小孩惊魂未定,摇了摇头。李逸从怀中掏出几个铜板,塞到小孩手中,说:“拿去买点吃的吧。”小孩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跑开了。
慕容复一行人渐渐走远,集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李逸继续打着莲花落,然而,他的心中却泛起了一丝涟漪。他深知江湖中势力错综复杂,像姑苏慕容这样的世家,拥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武功。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丐帮三袋弟子,空有一腔热血,却在这江湖中显得如此渺小。但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在丐帮中努力修炼,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巧逢变故遇机缘
这日,李逸接到帮中任务,前往城外打探一伙马贼的消息。这伙马贼近来在附近频繁作案,百姓苦不堪言,丐帮决定出手整治。李逸不敢懈怠,一路小心翼翼地朝着城外走去。
当他来到一片山林时,突然听到一阵打斗声。他悄悄靠近,只见几个马贼正围攻一个老者。那老者虽然身手不凡,但毕竟寡不敌众,身上已经多处受伤。李逸心中一凛,心想这老者定是被马贼盯上了,若不帮忙,恐怕性命不保。于是,他大喝一声:“住手!”飞身冲向马贼。
马贼们见有人插手,纷纷将矛头指向李逸。李逸毫不畏惧,施展开莲花掌,与马贼们战在一处。莲花掌讲究的是灵活多变,掌法连绵不绝,如莲花绽放般优雅而致命。李逸的掌法使得虎虎生风,一时间竟与马贼们打得难解难分。
然而,马贼们人数众多,且个个凶悍无比。李逸渐渐感到体力不支,身上也被划出了几道伤口。就在他陷入危机之时,那老者突然大喝一声,使出一招威力惊人的武功,瞬间将几个马贼击退。马贼们见势不妙,纷纷逃窜。
李逸松了一口气,走到老者面前,拱手道:“多谢前辈出手相助,晚辈丐帮李逸,不知前辈高姓大名?”老者打量了李逸一番,笑道:“小伙子,不错,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量和身手。老夫姓萧,乃一介江湖散人。”李逸见老者不愿多说,也不便追问。
萧老看着李逸身上的伤口,从怀中掏出一个药瓶,递给李逸,说:“这是我自制的伤药,对你的伤口有好处,拿去用吧。”李逸感激不已,接过药瓶,道:“多谢萧老,晚辈无以为报。”萧老摆了摆手,说:“你这孩子,倒是实诚。今日你我也算有缘,我看你对莲花掌的领悟颇深,若你不嫌弃,老夫可传你一套更为高深的掌法。”
李逸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跪地磕头:“多谢萧老,晚辈求之不得!”于是,在这片山林中,萧老开始传授李逸新的掌法。这套掌法名为“青莲灭世掌”,乃是萧老早年偶然所得,融合了莲花掌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威力比莲花掌强大数倍。李逸天赋极高,再加上对莲花掌的深厚基础,很快便掌握了这套掌法的要领。
身世之谜初现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逸凭借着“青莲灭世掌”在丐帮中屡立奇功,逐渐崭露头角,被提拔为四袋弟子。然而,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萧老为何会无缘无故地传授他如此高深的武功。
一日,李逸在帮中处理完事务后,决定再次前往城外那片山林,寻找萧老,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当他来到山林时,却发现萧老正坐在一棵大树下,似乎早就在等他。
萧老见李逸到来,微微一笑,说:“你终于来了,我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疑问,今日便为你解答。”李逸连忙跪地,道:“萧老,晚辈一直想知道,您为何对晚辈如此厚爱,传授我这等绝世武功?”萧老叹了口气,说:“因为你与我有一段渊源。孩子,你可知道你的身世?”李逸摇了摇头,眼中满是迷茫。
萧老缓缓说道:“你本是大理段氏的后裔,你的父亲曾是大理国的一位重要将领。当年,大理国内部发生权力争斗,你的父亲被奸人所害,全家惨遭灭门。只有你,被一位好心的丐帮弟子救下,并带回了丐帮。”李逸听后,如遭雷击,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着这样的身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老接着说:“我当年与你的父亲是好友,一直想为他报仇。这些年,我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当我看到你的那一刻,我便决定将‘青莲灭世掌’传授给你,希望你能有一天重振段氏的威名,为你的父亲报仇雪恨。”李逸泪流满面,他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说:“萧老,晚辈一定不负您的期望,定要查出当年的真相,为父亲报仇!”
从那以后,李逸更加刻苦地修炼武功,同时也开始暗中调查当年父亲遇害的真相。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武功作为支撑。
江湖纷争风云涌
随着李逸在江湖中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也逐渐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江湖纷争之中。这一日,丐帮收到消息,西夏国正在暗中策划一场阴谋,企图颠覆中原武林。丐帮帮主决定联合各大门派,共同对抗西夏的威胁。
李逸作为丐帮的精英弟子,也跟随队伍一同前往参加武林大会。在武林大会上,各大门派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应对之策。然而,就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有一群黑衣人闯入,对众人展开了袭击。
李逸见状,立刻挺身而出,施展开“青莲灭世掌”,与黑衣人战在一处。他的掌法威力巨大,每一击都能将黑衣人击退数步。其他门派的高手们也纷纷出手,一时间,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片混战。
在战斗中,李逸发现这些黑衣人武功高强,且配合默契,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心中不禁疑惑,这些黑衣人究竟是何方神圣?难道真的是西夏国的人?正当他思考之际,一名黑衣人趁他分心,突然攻向他。李逸躲闪不及,被黑衣人击中了肩膀,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衫。
然而,李逸并没有退缩,他忍着剧痛,继续与黑衣人战斗。就在他渐渐不支之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了。原来是萧老,萧老一出手,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他的武功高深莫测,黑衣人在他面前纷纷倒下。不一会儿的功夫,黑衣人便被全部击退。
众人见黑衣人退去,纷纷松了一口气。丐帮帮主走到萧老面前,拱手道:“多谢萧老出手相助,若不是您及时赶到,今日我等恐怕要损失惨重。”萧老摆了摆手,说:“不必客气,西夏国的阴谋危及整个中原武林,老夫岂能见死不救。”
经过这场战斗,李逸深刻地认识到江湖的险恶。他知道,要想在这场江湖纷争中生存下来,并为父亲报仇,他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他也决定,要与各大门派携手共进,共同对抗西夏国的威胁。
真相渐明仇将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逸和各大门派的高手们一起,四处调查西夏国的阴谋。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当年陷害李逸父亲的奸人,竟然与西夏国勾结在一起。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暗中策划,企图颠覆大理国和中原武林,实现他们的野心。
得知这个真相后,李逸心中充满了愤怒。他决定,要亲自手刃仇人,为父亲报仇雪恨。在萧老和各大门派的帮助下,李逸终于找到了仇人的藏身之处。
那是一座位于深山之中的城堡,城堡周围布满了陷阱和守卫。李逸等人小心翼翼地潜入城堡,与守卫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李逸充分发挥了“青莲灭世掌”的威力,将守卫们打得节节败退。
终于,他们来到了城堡的中心,见到了仇人。仇人见李逸等人到来,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没想到你们竟然能找到这里,不过,你们今天都得死!”说罢,仇人便施展开武功,向李逸等人攻来。
李逸毫不畏惧,与仇人战在一处。两人的武功都极为高强,一时间难分胜负。然而,李逸心中怀着对父亲的思念和报仇的决心,使得他的武功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渐渐地,仇人开始露出败象。
最终,李逸抓住时机,使出“青莲灭世掌”的最强一击,将仇人击毙。看着仇人倒在地上,李逸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跪在地上,对着天空喊道:“父亲,孩儿终于为您报仇了!”
功成身退江湖远
为父亲报了仇后,李逸在江湖中的名声达到了顶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江湖的纷争永远不会停止,而他也已经厌倦了这种打打杀杀的生活。
于是,李逸决定功成身退。他向丐帮帮主辞去了职务,离开了丐帮。在离开之前,他将“青莲灭世掌”的秘籍交给了丐帮帮主,希望能为丐帮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告别了丐帮的兄弟姐妹们,李逸独自一人踏上了新的征程。他游历四方,见识了世间的风土人情。偶尔,他也会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便会伸出援手,用自己的武功和智慧为他们解决困难。
多年后,江湖中依然流传着李逸的传说。人们说,他是一位大侠,用自己的力量维护了江湖的正义和和平。而李逸,却早已消失在江湖的深处,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故事,成为了江湖中一段永恒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江湖人。
小主,
李逸隐退江湖后,江湖并未如他所愿平静太久。各大门派虽在对抗西夏阴谋时齐心协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往日积攒的矛盾再度浮出水面。
在中原的登封,嵩山派掌门玄难大师一心想要扩大嵩山派在武林中的影响力,暗中打压其他门派。而恒山派的定闲师太则秉持慈悲为怀,致力于调和各派纷争,两派之间摩擦不断。
这日,恒山派的小尼姑仪琳下山化缘,途径一处小镇。仪琳生性善良单纯,模样又生得极为清秀,引得不少路人侧目。然而,她浑然不觉,正专注于化缘之事。突然,街边窜出几个地痞流氓,拦住了仪琳的去路,为首的一个满脸横肉,不怀好意地笑道:“小尼姑,长得这么标致,跟大爷们走一趟吧。”仪琳吓得花容失色,连连后退,口中念道:“阿弥陀佛,施主莫要胡言。”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道身影如鬼魅般出现,瞬间将几个地痞流氓打得落花流水。地痞们见势不妙,抱头鼠窜。仪琳惊魂未定,抬头望去,只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站在面前,此人正是段誉。段誉本是大理国世子,生性善良,喜好武学,此次外出游历,恰巧碰上仪琳遇险。
段誉微笑着对仪琳说:“小师父,莫要害怕,那些坏人已经跑了。”仪琳感激地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小尼仪琳,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段誉连忙摆手道:“小师父客气了,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在下段誉,大理人士。”仪琳听闻是大理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亲切感,因为她曾听闻李逸的事迹,知道李逸与大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女子疾驰而来,女子身着劲装,英姿飒爽,正是阿紫。阿紫自幼在星宿派长大,行事刁钻古怪,心狠手辣,但此刻却对段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阿紫勒住马缰,上下打量着段誉,说道:“喂,你就是段誉?我听姐夫说过你,没想到你长得还挺俊。”
段誉对阿紫的无礼并不以为意,微笑着说道:“姑娘认识我?不知你姐夫是何人?”阿紫得意地说道:“我姐夫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峰萧大侠,怎么样,怕了吧?”段誉听闻萧峰的名字,心中不禁一震,他早就听闻萧峰的英雄事迹,对萧峰极为敬仰。
此时,一旁的仪琳说道:“阿弥陀佛,阿紫姑娘,你怎可如此无礼。”阿紫瞪了仪琳一眼,说道:“你这小尼姑,多管闲事,小心我把你的胡子都拔光。”仪琳被阿紫气得说不出话来,段誉连忙打圆场道:“阿紫姑娘,莫要生气,小师父也是无心之失。”阿紫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仪琳,转而对段誉说道:“段誉,你跟我去见姐夫,他肯定想见你。”段誉无奈,只好答应。
几人一同前往萧峰所在之处。路上,阿紫不停地向段誉打听各种事情,段誉也耐心地一一解答。而仪琳则默默跟在后面,心中对段誉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当他们见到萧峰时,萧峰正与虚竹在院子里切磋武艺。虚竹本是少林寺的小和尚,机缘巧合之下,不仅成为了逍遥派掌门,还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萧峰见段誉等人到来,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迎了上去。
萧峰看到段誉,眼中露出欣喜之色,说道:“段兄弟,许久不见,你可好?”段誉连忙拱手道:“萧大哥,别来无恙。小弟一切安好。”萧峰又看向仪琳和阿紫,阿紫抢先说道:“姐夫,这小尼姑是段誉救下的,我看她对段誉有意思呢。”仪琳听了,脸涨得通红,连忙说道:“阿紫姑娘,休要乱说。”萧峰哈哈大笑道:“阿紫,不得无礼。仪琳小师父,莫要见怪。”
众人寒暄一番后,萧峰说道:“如今江湖局势动荡,各大门派纷争不断。我虽已退出江湖,但实在不忍看到江湖陷入混乱。段兄弟、虚竹兄弟,你们可有什么想法?”段誉沉思片刻后说道:“萧大哥,我觉得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和各派纷争,共同维护江湖的和平。”虚竹也点头说道:“阿弥陀佛,段施主所言极是。我愿意尽我所能,为江湖和平贡献一份力量。”
萧峰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这时,阿紫突然说道:“姐夫,我听说李逸前辈也退出江湖了,要是他能出山,肯定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萧峰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之色,说道:“李逸兄弟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只是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
众人正说着,突然有一个人急匆匆地跑进来,说道:“不好了,嵩山派和恒山派打起来了!”萧峰等人听了,脸色大变。萧峰说道:“我们快去看看!”于是,众人立刻朝着事发地点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