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中外画家PK之达芬奇VS阎立本??】(2 / 2)

金农沉吟片刻,说道:“板桥兄,观此天幕,方知这西洋画法亦有其独到之处。这达芬奇,确实是一位绘画大师,其技法精湛,令人叹服。只是…与我华夏画法相比,总感觉少了几分意境和神韵。”

郑板桥点头道:“冬心兄所言极是。这达芬奇之画,如同精雕细琢的玉器,华丽逼真,却少了些许灵动之气。而阎立本大师的画,则如行云流水,笔墨之间,蕴含着无限的意境和情感。”

金农笑道:“看来,这‘梦幻’之感,并非我一人独有啊。这西洋画法,固然精妙,却不如我华夏画法这般写意传神。这阎立本之画,更具特色,更合我意。”

郑板桥也笑道:“正是如此。艺术本无高下之分,只是我等更偏爱这华夏之风骨罢了。今日观此天幕,受益匪浅!看来,艺术之路,还需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啊!”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继续欣赏着天幕上的其他内容,心中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次“中外画家PK”,不仅让他们欣赏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更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对绘画艺术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

…………

祝枝山原本的画风豪放不羁,带着一股狂士的洒脱,与文徵明、唐伯虎并称“吴中四才子”,在江南一带也算小有名气。然而,祝枝山心中一直存着一丝不甘,他渴望更上一层楼,成为真正的画坛大家。

那天,祝枝山偶然看到了天幕中播放的【中外画家PK之达芬奇VS阎立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以其精妙的透视、细腻的光影和逼真的人物刻画,深深地震撼了祝枝山。尤其是那神秘的“sfumato”晕涂法,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弹幕:达芬奇,yyds!】

【弹幕: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看懂了吗?】

【弹幕:这光影,绝了!】

祝枝山激动地拍着大腿,大喊:“妙啊!妙啊!这西洋画法,真是精妙绝伦!我一定要学会它!”

从此,祝枝山便一头扎进了对达芬奇的研究之中。他四处搜集西洋绘画的资料,甚至托人从海外购置颜料和画布。他废寝忘食地练习透视法、解剖学和sfumato技法,常常对着镜子观察自己面部的光影变化,一画就是一整天。

起初,祝枝山的尝试并不顺利。他习惯了水墨写意的笔法,一时难以适应西洋画的精细刻画。他画的人物,要么比例失调,要么表情僵硬,总是达不到达芬奇的神韵。

【祝枝山画作v1.0:人物像个土豆,背景像块抹布。】

【祝枝山画作v2.0:比例稍微好点了,但是表情还是有点吓人。】

朋友们看到祝枝山画的“四不像”,都忍不住劝他:“枝山兄,你还是画回你原来的风格吧!这西洋画法,不适合你啊!”

就连唐伯虎也调侃道:“枝山,你这画中人物,莫不是得了什么怪病?怎么一个个都面目狰狞?”

面对质疑和嘲笑,祝枝山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掌握达芬奇的精髓。他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改进,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

渐渐地,祝枝山的画技有了明显的进步。他笔下的人物,开始有了立体感和光影变化,表情也变得更加生动自然。他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既有西洋画的写实性和立体感,又不失中国画的意境和神韵。

【祝枝山画作v3.0:有点意思了,开始有内味儿了!】

【祝枝山画作v4.0:哇!这光影,这细节,太牛了!】

【祝枝山画作v5.0:大师!请收下我的膝盖!】

祝枝山的画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纷纷惊叹于他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风格,称他为“大明王朝第一画师”。就连皇帝也对他赞赏有加,特地召他进宫作画。

祝枝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真正的画坛大家。他并没有忘记天幕和达芬奇对他的启发。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艺术之路,永无止境。要勇于学习,勇于创新,才能不断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

后来,祝枝山将自己多年来学习达芬奇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一本《西洋画法入门》,广为流传,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本人,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被后人誉为“大明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