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武王的德行悄然远去,成康昭穆的功绩渐渐模糊;平王东迁维持着王室的威严,桓王中箭预示着礼乐的崩塌。
天下从一个混乱走向下一个混乱。
犬戎入侵、幽王身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周朝衰弱的正常途径,观夏、商两朝,王朝的衰弱是无可避免的,其中一个十分显着的现象,王朝的统治者慢慢失去了对权贵集团(地方势力)的控制,譬如夏之方国、商之诸侯,在互相争斗和反复拉扯的过程中,强弱发生了转换,天下的归属也就随之改变。
成汤代夏,武王灭商,都是走的这条路。
周王室对于诸侯的失控,还是要从平王东迁说起,失去镐京,对于周王室来说,不仅仅只是失去了一座都城,两百余年积累的威望和实力,顷刻间损失大半。周人仓皇出逃的身影与平王无奈东迁的路程,宣告的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周室的落寞,伴随着的是戎狄的狂欢,还有诸侯的机会。
秦人、晋人、郑人。周室所失去的,几就是诸侯所能得的,周室所不能的,也就由诸侯来完成,而周室所无法维系的,也只能依靠诸侯来完成。
周平王十分无奈地发现,当戎狄的祸患慢慢消退,天下却不能再回到当初的模样了。新的秩序一旦稳定,权力的主人也更换了身份。名义上的周天子,却在权力更迭的过程中,得不到实质上的获利。
诸侯开始在各种意义上越过礼乐的规定,无视周天子。
可得益于分封制,成熟的分封制,周天子仍然是天下的共主,而诸侯的力量还相对弱小。
新的混乱与争斗,持续在一地一域之诸侯。一时的长短、力量的强弱,成为将来漫长时间内不变的主题。
谁会成为这段混乱与秩序共存、纷争与战火不息的时间,天下的主角呢?在历史给出答案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
而所谓的主角,是一种十分主观的说法。当原始人开始脱离基于生存的迁徙,部落以组织的形式组织起人类的力量,文明也就在生存与发展之中随着诞生。
文明一旦起步,直至毁灭之日,便永不停歇。在这股力量面前,个人的智慧和成就,哪怕立于历史的顶端,也多少显得苍白和渺小。
所以,没有主角,最好的主角恰恰就是文明本身,天地自然早已编写好剧本,在文明触及之时,便能够绽放出最精彩的剧情,即使千百次的重复演绎,依然不改它的魅力,因为我们只是一时的观众。
如此,再伟大的英雄人物,再耀眼的神圣君王,也离不开文明、社会的推动。我们难以看清文明、社会的运行,却能借此窥探英雄人物、伟大人物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