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气吞山河如虎,谋定总攻敌京(1 / 2)

种师中被赵官家那咄咄逼人的气势所震慑,他喃喃道:

“微臣师中知罪!官家所言极是。”

赵吉微微一笑道:“种爱卿,你知道朕来你部军营前,曾去过何处吗?”

种师中摇头道:“微臣不知。”

“朕去你了你兄长种师道的军营。”

种师中疑惑,他并不明白赵官家为何要说这些。

他甚至在此之前都疑惑,赵官家在他军营前,召集各路宋军主帅和重要将领来议事,为何没有叫他的兄长种师道呢?

不过,那是赵官家下旨召集众将议事,让谁来,或让谁不来,他种师中也不敢问,也不敢多言。

赵吉悠悠道:“方才,朕到种师道军营,令其率本部精锐兵马,准备乘船即刻出征,去攻打兴庆府!”

种师中等将领,闻听圣言,表情皆为之一变。

赵吉道:“乘船顺黄河而下,闪击夏都兴庆府,朕非与卿等商议,而是要卿等执行!”

“若不然,朕岂不是让第一批出征攻打兴庆府的种老相公及其所率大军,孤军深入了吗?”

赵吉强硬的表态,令心中犹豫的种师中、刘延庆、姚古等几位西北军老将,立即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了。

特别是种师中闻听圣言后,他从大局和自家兄长两方面考虑,立即变成支持赵官家的提议了。

“微臣师中愿为国出征,率本部精锐,攻打的兴庆府!”

“微臣亦愿为国出征,去攻打的兴庆府……”

韩世忠、岳飞、张俊、杨忻中等中青年将领立即表态,他们一直是支持赵官家兴兵攻打敌国都城兴庆府的。

“微臣亦愿为国出征……”郭成、姚古、刘延庆、刘光世等将领纷纷高声道。

“好!”赵吉为了给众将信心,他严肃地对众将道:

“朕要告知诸位爱卿,我大宋的兵将历来是很能打的!”

“大宋开国之初,在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英明指挥下,我大宋兵将英勇善战,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

“从太祖皇帝到朕,皆行仁义治天下!无论对丧国之君,还是对大宋功臣皆是厚待!众爱卿,切莫担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场的众将,纷纷点头称是,感悟圣恩浩荡……

他们中很多人,在大宋长期重文抑武的大环境,很多人从小都是文武兼修的(牛皋除外),他们自然也知道大宋的开国历史。

他们知道,在(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时任禁军最高首领——殿前都点检,他率军出征,准备要去抗击传闻中的‘入侵北疆的辽国和北汉联军’,其行军至开封北郊的陈桥驿,天出二日(‘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次日,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帝……

年幼的(后)周恭帝柴宗训,不得不禅让退位……

不论太祖皇帝欺负孤儿寡母这段历史,是否光彩;

然则,大宋的历代皇帝对待(后)周柴氏,那是真的优待啊!

可以说,鲜有哪个王朝,对待被自己覆灭的上一个王朝皇室后裔,有那么优待的。

如今,在场的众将包括种师中、韩世忠、岳飞等所有将领,生来就认同了大宋皇朝的正统地位,宋太祖在陈桥驿“黄袍加身”,乃天命所归,理所应当!

众将心中皆有这样的共识:即便‘兄终弟及’后的太宗皇帝,亦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太宗皇帝除了对契丹作战时的高梁河之败外,其实他还算英明神武……

赵吉看向众将,慷慨道:“我大宋建国之初,乾德二年十一月,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点将——王全斌,发兵攻伐后蜀。”

“乾德二年一月,大将王全斌率大军攻入蜀地,很快兵临城下,后蜀皇帝孟昶率众出降!”

“乾德四年,我大宋兵将,在蜀地把所有反抗军,全部镇压下去!令南汉、南唐、吴越三国畏惧不已!”

众将闻听圣言,深感自豪……

“大宋开宝四年,太祖皇帝点将潭州防御使——潘美,率军攻打南汉。”

“彼时,南汉后主刘鋹宠爱波斯女子‘萧闲大夫’——‘媚猪’,与之淫于后宫,不理朝政数年。”

“刘鋹荒诞,认为群臣皆有家室,会顾及子孙,不肯尽忠,故此其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以致南汉国内各级官员中,竟有两万多人皆是宦官!”

“刘鋹政事皆由宦官和女巫樊胡子把持,政事紊乱!”

“我宋将潘美,率军兵临南汉国都城下,南汉后主刘鋹,见大势已去,便纵火焚毁宫殿、府库,挑选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准备逃亡入海,可南汉的宦官与兵将们早就抢先盗船而逃,刘鋹无船可乘,被迫归降!”

众将对赵官家如此博闻强记,深表佩服。

“朕读史时还知,我大宋灭南汉后,南唐便陷于大宋的三面包围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为自保,明臣服,暗备战,在遣使向宋请受策封的同时,将兵力布署在长江中下游各要点,以防我宋军进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李煜拒命不朝,大宋开宝七年九月,太祖皇帝发兵数十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

“东路,以吴越王做为昪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马自杭州北上策应,并遣宋将丁德裕监其军。”

“中路,由大将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十万由江陵,沿长江东进。”

“西路军由池、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率军牵制湖口的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同年十月,我大宋官军顺利渡过长江。在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战中,大败南唐军精锐!”

“开宝八年三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六月,吴越军队攻陷金陵东面的门户润州。南唐都城金陵陷入合围之中……十一月,曹彬率大军开始从三面攻城,十余日后,金陵城破,李煜奉表出降。南唐遂亡,国祚三十八年。”

“当年,我大宋数十万大军,围困南唐都城金陵,半年多才破其城。如今,我军有了朕研制并投入使用的火炮等火器,加上诸位爱卿的神勇,朕料定,闪击夏国兴庆府破其城,只需要数日!”

众将闻听圣言,心潮澎湃,振奋不已……

赵吉又道:“若诸位爱卿率军攻打夏都兴庆府时,夏皇李乾顺若能像当年的后蜀之主孟昶、南汉后主刘鋹、南唐后主李煜那样奉表出降,众爱卿应对李乾顺优待!”

众将纷纷点头,称赞赵官家胸怀博大,宽仁厚义……

“然,朕预料,李乾顺颇有雄心壮志,即便城破,他也不见得能归降,那众爱卿对负隅顽抗的李乾顺,就不要手下留情了。”

众将沉思,各个都暗自分析赵官家此言的深意……

赵吉感叹道:“忆当年,我大宋开国后,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虎!”

“我大宋先后灭后蜀、南汉、南唐,令吴越国主向我大宋称臣!吴越国还出兵,协助我大宋灭掉南唐!”

“彼时,第三代吴越国主钱俶,乃识时务之俊杰!”

“吴越国主钱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

“为保吴越国境内生民,免遭战火涂炭,吴越国主钱俶‘重民轻土’,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五月入我宋京开封,遵从祖训,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名兵卒,悉数献给朕的先祖太宗皇帝,成就了一段佳话!”

“朕亦遵守祖训,像对柴氏一样优待钱氏族人至今!”

“朕敢断言,吴越国钱氏之举善举,可佑其钱氏家族,千年永昌,人才辈出!”

赵吉所言非虚,他心中暗道:‘我没穿越前,在现代社会里耳熟能详的杰出人物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皆是吴越王钱镠的后人。从宋至清,吴越钱氏家族共出了三百五十位进士,可谓千年世家!’

赵吉高声道:“朕观当今夏皇李乾顺,其目光,远不及当年吴越国主钱俶远大目光的万分之一!”

“故此,朕不要负隅顽抗、活着的李乾顺!众爱卿,知否?”

胸怀大义的岳飞,强壮的身躯为之一颤,他刚要开口劝赵官家,却被众将那山呼海啸的高呼声,震得脑袋嗡嗡响,压得他又闭上了嘴巴。

“微臣谨遵圣训……”

“末将谨遵圣训……”众将恍然大悟,纷纷高声道。

他们理解了赵官家的深远用意:

那就是,李乾顺在夏国的威望颇高,如果这次宋军集结优势兵力闪击兴庆府,兵临城下时,夏皇李乾顺能乖乖地出城归降,让攻城的大宋官兵少受伤亡,那么,赵官家可以学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那样,优待亡国之君。

如果,夏皇李乾顺不识时务,组织兵将死守兴庆府城,奋力抵抗,给攻城的大宋官军带来不小的伤亡,那么,西夏国都被破之时,即便李乾顺再想归降,那么也要想办法弄死他。

绝对不能让李乾顺苟活下去,以免他成为下一个卧薪尝胆的勾践……

赵吉吐字如珠:

“朕每读太祖和太宗皇帝平定五代诸国的征战史,便心潮澎湃,每每向往之!”

众将闻听圣言,纷纷点头,他们也都心潮澎湃,心向往之。

赵吉语速加快,高声道:

“我大宋开国后,不仅能灭掉南方诸国,亦能灭掉有辽国庇护的北汉,一统南北,结束五代十国之分裂和战乱!”

众将点头称是。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者,都知道北汉依附契丹人的辽国,它是五代十国中最后一国,其都城为晋阳,疆域为北方的十二个州。

大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支援北汉的辽军,而后猛攻晋阳城,北汉皇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至此灭亡,历四帝,共二十八年。

宋太宗将北汉的国都晋阳,改置并州,复名【太原府】,亦曰太原郡河东军节度。

赵吉话锋一转,高声问道:“众爱卿,朕所讲这些,卿等可知朕之用意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将被赵官家这么突然一问,皆不敢立即贸然回答。

赵吉微微一笑,估摸自己讲的大宋统一南北这段历史,用时大约有四五分钟。他自认所讲不是废话,而是要让众将树立雄心壮志,让众将从精神层面上提升,真心忠君报国,勇赴战场。

赵吉高声道:

“朕要告诉卿等,我大宋统一南北之战中,不仅我太祖、太宗皇帝,名留青史;

“还有立下赫赫战功的潘美、曹彬,王全斌、丁德裕等众多名将,不仅会因功而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他们还会名留青史!”

“众爱卿,如今伐夏之战,亦是卿等建立赫赫战功之时,亦是让卿等能名留青史之机!”

众将闻听圣言,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山呼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官家所言极是,臣必以身报国……”

“臣必以身报国……”

“臣必以身报国……”

赵吉听着众将发自肺腑的高呼誓言,他亦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