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六)流行色(1 / 2)

又菜又好玩儿的人往往总是非常敏感脆弱,他们一丝一毫经受不住哪怕是最轻微的玩笑话。与这样的人相处时还得必须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便会有可能陷入彼此之间的相处尴尬窘迫的境地,导致双方关系变得紧张甚至破裂。

就在这里的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自己的自行车如今仍还寄放在人家那里,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歉意可是有了一些新的不过意。自己一个人出来这么多天过去了,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方便保管。这种情况下,我不禁开始思考何时起竟然产生了这种归心似箭的冲动,这种躁动不由得让我内心深感不安!此刻的我已经完全失去了继续逗留在这里的兴致,脑海中不断纠结着到底应该原路返回还是另寻他路呢?

面对这样的抉择,我不禁感到左右为难。如果选择原路返回,那么就需要依靠自己良好的记忆力一步一步的去感觉;但若是想要另辟蹊径,则更需要鼓足勇气和胆大细心去尝试。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于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但万一一不小心走错了哪一步,结果可能就会大相径庭。这样的情况自己一个人也是还真得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不过就是这样在回去以前还要做好记号,自己一个人究竟是走到了哪里?方便等着到了时候自己再次能有机会过来的时候还能继续……还有那就是都经过了多少地方,最显着的见识就是在这里的自己曾经去过那些山。

就是这样回去浏览地图的时候最起码也得心里有数……大致了解到自己一个人到底去过了哪里?还没有去过哪里?

还有那就是散布在这里其中的有些自然村落,走在这里的村街上留意观察这个村子里的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自己一个人也是无心进去打扰人家自己的正常有序的工作,需要的还是大院门口儿的牌子标识:某某市某某镇或者是某某街道办事处某某村民委员会等。

通过这样的标识还能大致了解到自己一个人究竟是到过了什么地方?更看重的还是地理标识,比如山东半岛的胶东地区具体究竟是指哪里?都是,似乎又不是!各有各的看法,“胶东之声”还是平度广播电视台的品牌栏目、《胶东文学》还是烟台市文联主办的一份杂志。看上去比较分散又还自以为是,就好像是滨海新区和渤海新区这样的地理标识还没有。有的还只能是高仿,与原主还仅仅只是差别一个字。比如山东滨州的渤海新城等,都还不能算是成熟的地理标识。另外真正意义上的滨海新区也只有天津市拥有至于其他的也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模仿罢了!

说起地理标识还因为曾经拥有过的流动而滋生新的分歧,还有的就是需要这样的一字之差!比如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都是知名度颇高的学校,尽管不在同一个地方。就是在同一个地方仍还是有类似的情况总是觉得让不明真相的人分不清东南西北……比如比较邻近的潍坊昌乐县和青岛平度市的长乐,重名的还有吉林市昌邑区和山东潍坊昌邑市等。

从字面上看和各地方言区域口音的差异误读总有一些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字由于受所在的方言区域的影响读出来的还是不一样。作为地理标识给予认知也就产生了差异和分歧误解,因此文字改革和地方地名部门一直总是在努力改善这种情况并上报备案。

而在这里的地名山名名称的规范也在同时展开避免重复重名和起名规范文明体现新时代精神文明。充满诗情画意和传播正能量文明文化丰富内涵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这里的还能从有些村志碑刻标识就能看出来通过改名删除屏蔽腐朽旧思想的信心和决心。

这也是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很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还有那就是回去的时候不一定就能百分百的重合原路返回,总有一些不同的路线区域需要经过。那样也就有可能还会发现新的自然村或者是其他的山河沟沟坎坎,这样的途径仅仅只是依赖自己的头脑还是没有把握的。还好就在这次出来的时候提前备好了纸笔,能有机会画出大致方位图和路线图最为理想。

还有进一步的通过自己搜集整理的笔记并结合地图册加强记忆和准确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枉此行没有虚度。就在这里回去的一路上,经过了有的似曾相识的地方,还有一些新的村子。遇见这样的地方就要多下一番功夫了,找人打听在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去往下一个地方应该怎么走才能方便一些?

要是遇见来的时候的村庄里的有些人也就比较熟悉了,“怎么不往前走了?”“还走!再走就要出国了!”“接到了家里有人给我拨打电话过来让我先回去一趟……”听见这么说那些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彼此还在那里研究着怎么才能走得近便一些!有的还给搬出来了小板凳让自己坐下歇一会儿,“要不今晌午就别走了!进来咱在一块儿喝点儿,今天晌午恁嫂子包饺子!就饺子喝酒越喝越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趁着他们这些人正在这里想方设法打算着喝酒,在这里的自己也就趁着没人注意去了一趟附近的小卖部买了几瓶好酒和一箱子牛奶。“留你在这里吃饭还让你自己破费花钱了!”说着让着这几个人也就跟着进了天井,小碎石砌成的院墙,简易门楼小胡同。天井里栽种着应季蔬菜,韭菜芸豆。还有几只鸡因为这个时候来了客人还给临时关起来了,正在那里端详着来人!

女主人乐呵呵的从屋子里走出来手上的面粉都还没有来得及洗掉,几个人就这么坐在天井里的西边窗户底下。头顶上的遮阳伞还没有撤换掉,四五个人在这里吃饭总是觉得有些绰绰有余。家里的孩子一个一个的放学回来一一过来向来客打过招呼就回屋了,他们还得先吃饭然后还要急匆匆赶回学校。头着上学的时候还要过来再打招呼说自己上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