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书很后悔,因为他原本想扶立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国君,所以在数十个生活在各国的晋国公子公孙中,他找了公孙周,让他当了国君。
但这个少年刚踏上晋国土地,就表现出了绝对的不同凡响!
栾书可能不知道,这位被自己处心积虑扶上位的晋悼公,将成为晋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君之一。
也就是说,晋悼公将成为一位英明神武的晋侯,这意味着栾书所擅长的权力斗争事业将受到极大的打击。
事实也是这样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晋悼公即位后的第一把火便是颁布自己的施政方略。
晋悼公即位第二个月,即二月初一,晋悼公便公布了自己的施政方略,总体上讲是两个内容:
一是干部人事政策。具体为整顿吏治,选用贤良,重视大夫嫡子,提拔旧臣子孙,补赏前朝功臣,录用积德之人,起用被废贤才。
二是社会管理政策。具体为停止旧刑、大赦囚犯,降低赋税、整顿民风,匡扶穷人、援助灾民,不侵农时、慎用民力,救济鳏夫寡妇,抚养老人儿童,抚恤孤儿残疾。
据说,晋悼公规定,年过七十的老人,国君不但要亲自接见,还要敬称为君父!
第二把火是处置了一件重特大事件,那便是追究先君晋厉公被弑责任。
谁都知道,晋厉公被弑,责任在于中军将栾书和中军佐荀偃。难道晋悼公一上任便干掉这两位迎立自己为国君的有功之臣?
当然不是!
于是,程滑倒了八辈子血霉。程滑在中军将佐有困难时,自告奋勇挺身而出,完成了弑杀晋厉公的重要任务。
程滑自以为不但令中军将佐栾书、荀偃从此对自己刮目相看,还以为对现任国君功莫大焉,以后定是前途无量。
谁想责任最后落到自己头上?
晋悼公下令处决程滑,宣布先君厉公被弑事件到此为止。
明智,太明智了!
国君被弑,那可是一个对所有晋国人来讲都绕不过去的坎。尤其是对栾书、荀偃这样的责任人员,这如同一个定时炸弹,何时落在自己身上爆炸谁知道?
晋悼公很清楚,唯有将公卿大夫们这个心结给消除了,晋国内部才会真正安定。
弑君之罪当然要追究,但追究必须要有一个度,这个度便是只要有人能够承担责任便行了。
程滑,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了。可怜程滑,幻想着立个大功,结果惹来了杀身之祸!
除了程滑外,当然还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问题。
晋厉公之所以被弑杀,主要原因在于晋厉公自己犯了大错,而晋厉公犯错的主要原因那是身边一帮奸佞小人!
这帮奸佞小人中,胥童已经被栾书他们灭了族,但还有夷阳五等人在。
经审查,夷阳五等七人全部被驱逐流放!
第三把火,任命百官。
首先是新的晋国八卿人事。当然,这个人事,晋悼公是与栾书、荀偃这两位一并商议的。
在商议过程中,栾书当然是想主导一下晋国人事的。
但他失望了,因为晋悼公显然非常强势。他虽然部分听取了栾书的意见,但主要还是晋悼公自己的主意。
晋悼公的主意还非常大!是的,他自幼便一直关注着晋国的方方面面,对晋国干部人事情况非常清楚,甚至他已经做足了担任晋国国君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