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个人就不相信,他就是长鱼矫。
长鱼矫见晋厉公赦免栾书和荀偃,非常着急,求见晋厉公道:“主公,今日不杀栾、荀二臣,臣担心此后成患啊。”
晋厉公道:“晋国历史上,何时曾有过一天内三卿尸首陈列朝堂?寡人实在不忍再杀栾、荀二人了。”
长鱼矫急道:“主公心慈,但别人可不会这么认为。若今日臣等未动栾、荀二人倒也罢了,主公重用臣等,臣忠心为主,亦不惧。
但栾、荀两人今日被俘,虽然主公仁慈而放了他们,但他们一定会认为是主公的命令。主公,请允许臣等除掉栾氏、荀氏吧。”
晋厉公不悦道:“难道你想让寡人背负暴君之骂名吗?寡人说了,郤氏谋逆,证据确凿,今日灭之,大快人心,此乃寡人治国之威也。
栾、荀两人兢兢业业,为国尽忠,若因担心尚未发生的事而诛杀大臣,此乃寡人之暴也。”
长鱼矫无奈退出,他对胥童道:“我听说,祸乱在外谓奸,祸乱在内为轨。主公可以用德行以对奸,用刑罚以对轨。
今天,主公对郤氏已经是不施教化、不经审判而加以杀戮。在栾、荀等卿大夫看来,主公已经失了德行,他们岂能因为主公放过他们而心存感激?
栾、荀等人长期逼迫主公,主公却不加以讨伐,已经失了刑罚。
德行和刑罚不能施行,奸轨必定齐来,我劝您还是早点离去吧,以免惹祸上身。”
胥童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帮助国君灭了郤氏,此后国君将重用自己,胥氏家族就此重新崛起,怎么可能会走?
长鱼矫见劝不动胥童,长叹一声,回到家里,迅速收拾一番后,带着家人逃亡北地狄人部落。
我们最后交代一下长鱼矫。
长鱼矫,复姓长鱼,名矫,源于姬姓,祖上为晋国一位公子。该公子因其字为长鱼,其后代便有人以其祖之字为氏,这便是长鱼氏之渊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鱼矫协助晋厉公成功灭了郤氏家族后,认为晋厉公此人优柔寡断,面对着复杂的权力斗争形势,不能一举铲除晋国卿大夫中元老家族势力。
非但如此,晋厉公还自以为栾书、荀偃从此会乖乖听话,缺乏忧患意识。
长鱼矫认定晋厉公必将有难,故绝不贪恋权贵,在灭了郤氏家族后不久,便率家人逃亡去了北方戎狄部落。
长鱼矫是一位极具才智的能人,作为晋国一普通大夫,他不畏权贵,敢于同当时权倾朝野的郤氏家族斗争。
虽然失败了,但他绝不气馁。最终选择了依靠晋厉公,最终铲除了郤氏家族。这叫有勇。
在铲除郤氏家族过程中,他献上擒贼先擒王之策,亲自参与了刺杀三郤的行动,并一举获得成功。这叫有谋。
在取得铲除郤氏家族的最终胜利后,长鱼矫并未如其他人那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他独具慧眼,能够通过复杂的晋国权力斗争形势,看到不远的将来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局面。
于是他向晋厉公提出趁热打铁,一举铲除晋国卿大夫权贵势力,可惜未得到晋厉公采纳。这叫远虑!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鱼矫绝不贪恋眼前唾手可得的权力地位,果断选择离开。这叫明智!
最后要提的是,长鱼矫率家人到了北方戎狄部落后,充分发挥其才能,在北地扎下根来。
长鱼家族后来逐渐融入氐羌民族之中,其家族不断繁衍,最后形成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长鱼、长、鱼等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