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晋灵公刺杀赵盾(中)(1 / 2)

春秋晋国风云 千里草人 1734 字 14分钟前

公元前607年9月某天,赵盾接到国君通知,中午一起吃饭。

赵盾听宣后立即准备动身赴宴,他甚至还准备了一大堆在宴会上要跟主公讲的道理。

这个时候,赵盾家臣提弥明出场了。

提弥明,晋国祈氏家族的一个勇士,赵氏家臣,长得人高马大,武艺高强,是赵盾最忠心的贴身侍卫。

无论是出战时用战车,还是出门时用乘车,赵盾均以提弥明为车右。

不过,提弥明不敢随便干涉赵盾赴宴这事。他只是感到很奇怪,这么多年来,国君从未单独邀请赵盾赴宴。

今天怎么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事有些蹊跷。

另外,前几天刺客一事,虽然刺客已自杀,无法查出个水落石出。但对提弥明这样的忠贞之士,一直对赵盾的安全问题耿耿于怀。

提弥明不敢直接提醒赵盾,因为他知道,自己主人对晋国的赤诚之心,对国君的忠贞之情,在当时的晋国可谓是无人可出其右。

提弥明不敢背负一个刻意挑拨元帅与国君之间关系的罪名,但他是一位称职的中军元帅护卫。

提弥明径直去找了赵朔,向赵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请赵朔率领一支家兵守候在宫廷外,一旦有紧急突发事件,立即入宫保卫元帅!

赵朔,赵盾嫡长子,是未来的赵氏家族赵盾这一脉的继承人。

之所以说赵氏家族赵盾这一脉,我们以后会详细讲到。

反正此时的赵盾虽然是赵氏家族宗主,但不久以后,他便要将这个宗主之位让给自己的兄弟。

也就是说,赵氏家族有点复杂,赵盾只是现在的宗主,但赵氏的大宗应该是属于他的兄弟赵同的。

到时,赵盾这一脉,就是赵氏家族的小宗。

事关父亲生死,赵朔当然不敢怠慢,依提弥明之意而准备了起来。

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赵盾在悄然进行的。

提弥明跟着赵盾去赴宴,很显然,赵盾其实是去赴死的,但他不知道。

赵盾当然也不知道,这样的宴会在后世有一个专用词:鸿门宴。

不多时,两人就入了宫。

然后,赵盾在宫中宦官的引导下入了席。提弥明作为家臣,不得陪宴,只能站在厅堂外等候。

今天的晋灵公表现出了对赵盾从未有过的客气和恭敬:“元帅辛苦,国家大事,全倚仗元帅操劳。尤其是元帅对寡人一直来谆谆教诲,令寡人着实感动。来,寡人敬元帅一爵。”

爵,是中国古代酒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是一种用青铜制成的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

爵的基本形状为前为供倾酒用的流槽,后为尖锐状的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槽与杯口之际有柱。

爵的主体其实是杯,但当时爵作为酒器,是贵族的专利。

甚至由于酒是稀罕之物,一开始,酒也是贵族专利。

随着粮食越来越丰富,酒也就越来越多。到后来,酒也盛行于民间。

但老百姓又不能擅用爵这样的天子诸侯之酒器,便用杯来代替,这便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酒杯。

但是,有的影视作品里,贵族之间喝酒的场景,搞出什么“我敬您一杯”这样的对话,这就不严谨了。

国君亲自向臣子敬酒,这是至高的礼遇。

赵盾谦虚了一番,起身回礼,喝了一爵。然后,依礼回敬晋灵公,你来我往一番。

站在厅堂外的提弥明却一直紧张着。其实刚一进宫,提弥明就感到了丝丝寒气。

这是一种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对于常人可能就如同往常一样。

但对于一个心怀警惕的勇士来讲,这意味着某种危险即将到来。

肃杀之气带着一小股风,吹向了大厅,掀起大厅周围的帷缦,提弥明隐隐看到了寒光闪过!

对,是寒光,是提弥明这样的武士所熟悉的利刃发出的那种光。

提弥明大吃一惊:有埋伏,元帅有危险!

但国君正在招待大臣,这是国之大事,你小小一介赵府家臣又有什么办法去提醒赵盾呢?

提弥明虽然是一介武士,但也是智勇双全之才。他只情急了一小会,突然想到此时国君已经向赵盾敬了三杯酒了。

顿时,提弥明有办法了!

只见提弥明快步走向宴席,对赵盾大声道:“元帅休得无礼!臣侍君宴,礼不过三爵。现国君赐酒已三爵,元帅若再饮,就失礼了!”

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使劲向赵盾示意。

赵盾是谁?

提弥明从来不对自己大声说话,更不会有任何非礼之举,更不要说在现在这种重要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