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撤仓挞儒(2 / 2)

侠旅仙踪 盈虚 1293 字 5个月前

“一成七!”听到肖洵这么说,陈归仁直接跳起来,“这么高,老鼠能吃这么多才怪!”

肖洵此时正色道:“这都是前朝因循的产物,因为地方有限,很多时候国仓地仓,和济民仓是在一块的,却养了两批人。不光是鼠耗高,每一万石粮食,要配备五人值守养护,此外还有粮食腐烂变质的陈耗,养人加耗粮,每一百斤存粮,要花这个数。”

肖洵在陈归仁面前比了比手指,老丞相吓得脸色发白。“这还存个什么鸟粮,存多少亏多少啊!”

“不光如此,为了保证存粮能用,每年会从仓库中取出陈粮卖出,再买进新粮,你猜猜这中间是亏还是赚?”肖洵又比了比手指。

陈归仁默然不语,良久后说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这粮是救急以防民变的,不能光算钱的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肖洵道:“陈老,你说得对,不过您觉得是存粮于官可信呢,还是存粮于民可信?”“存粮于民?”“对,近期粮价上涨,正是百姓知道官家以后不会放粮,他们为防灾年,大批在市面购置把价格抬起来的。”

“我们是这么想。”“我们?”“嗯,这事儿是我提出来,和庾平商量后的解决办法。”

“好小子,你是想做奸臣遗臭万年!”“嘿嘿,陈老,你听我把说完。若是由得民间自己购粮存储,还有这么多鼠耗、陈耗和人工不?”

“咝......”陈归仁抽了口气。以百姓对粮食的珍重呵护,绝对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存储成本。

“去济民仓只是第一步,以后我们会慢慢砍掉国仓地仓,只保留军仓,省下来的钱用在民众身上,多开荒种树,粮价自然平抑。”肖洵解释道。

“那各地逢灾时怎么办,现在这些仓邋遢门道多我知道,好歹还能剩下几口,你们指望存粮于民,百姓的存粮若是水淹土埋了,要出人命的呀!”陈归仁立刻反驳。

“设民间劝粮乡老,鼓励当地大户用私仓定赈,灾时从他们手里买粮赈济,一来绝了他们借灾哄抬的根子,二来就近施放,比从官仓调拨来得快。”

肖洵笑笑说道:“当然价钱不会让他们吃亏,再送个牌匾,给个虚衔,我要实,他们要名,各取所需嘛。”

“那你既然理直气壮,为何不许人议论,那孩子才十八岁,给庾平打得下不来地。”陈归仁心疼地说。

肖洵道:“庾平不是打他论政,而是打这家伙投机。他查了此人学业,各科一塌糊涂,书都念不麻溜的人,有什么资格谈论经世济民之策。”

“陈老,咱们是过来人,身边越是行事不堪,为人龌龊,修身齐家半点不沾的人,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