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这不就是空印案(1 / 2)

姜牧看着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的顾正臣,连忙解释:“县尊,我询问过户房计吏,县衙历来都是如此。”

顾正臣狠狠瞪了一眼姜牧:“历来?大明开国才几年,哪里有历来?你知不知此事有多危险,一个不慎,本官会死,你们一个个也会受罚!去,将计吏喊来!”

姜牧没想到事情如此严重,连忙跑去找计吏。

户房计吏是老吏员了,名为胡泰,四十余岁,句容县衙内少有的快算能手,一本账册在他手中,用不了多久,便会拨算清楚,罕有遗漏。

胡泰见到顾正臣,行礼过后,抬手抓了抓山羊胡:“县尊,咱朝廷沿用元廷之制,各府州县需要将本地钱谷数目汇总造册之后,交给户部核对。县衙的账册,需要与州里的账册、府里的账册、户部的账册,丝毫无误,方可算是完成了半年钱粮考核。”

“一般是七月份,户部核对上半年钱粮账册。一月核对下半年钱粮账册。只是考虑到十二月朝廷封印,各地衙署不办钱粮等公事,一些府县会在十一月完成钱粮造册,送至户部核对。现如今是闰十一月,今年又是个特殊年景,县中折色棉布代输秋税,现如今税目已是基本完成……”

顾正臣面对侃侃而谈的胡泰点了点头。

句容秋税的缴纳整体还算顺利,目前已完成了九成之多,用不了几日,便会完成所有税赋。之所以如此快速,主要有三个因素:

其一,县衙取消了淋尖踢斛,允许百姓以粮缴纳秋税,百姓担心晚缴纳一段时间淋尖踢斛再回来,踊跃缴纳秋税。

其二,百姓之中有不少人家听闻朝廷折色棉布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开始了纺织棉布,或是购置了棉布,避免价格上涨等,加上县衙大量收购棉花,百姓之家手中有些余钱,也有人借此机会购置了棉布。

毕竟纯指望句容织造大院几千人,是不可能短时间内织造出一县秋税折色的棉布,而百姓的这种举动,反而让句容织造大院变得相当轻松,甚至还可以拿出一部分谈买卖之事。

其三,县衙宣传,优抚贫困。

对于句容之中贫困户,无法顺利缴纳秋税的百姓之家,县衙暂为代输,准其以来年钱粮抵扣,分三年偿还,不计息。

这部分人是往年交税最困难的,但成了句容第一批“完成交税”的人,这也让句容县衙秋税进度变得更快。

加上县衙高强度的宣传,秋税这玩意想躲是躲不过去的,既然家里有,早交晚交没啥区别,反而还让人多次上门,县衙麻烦,大家脸都不好看。

尤其是县衙答应补偿运输损耗之后,粮长也乐得办事。通过这么一整,句容县秋税征收效率很高,这也才有了户房准备报送账册至各处,好去户部核销。

胡泰还想继续说,顾正臣敲了敲桌子,打断胡泰,将一旁空白账册拿出来:“你说的规矩本官懂,可这是什么?”

“哦,县尊,这是空白书册……”

胡泰不以为然。

顾正臣暗暗咬牙,娘的,老子又不瞎,当然知道这是空白书册,就是这玩意引起的洪武第一大案——空印案。

后世对空印案的发生时间不太确定,有人说是洪武八年,洪武九年,还有说是洪武十五年的。但根据方孝孺他爹的死期、邓士利等人的文书,大致是洪武九年。

毕竟老方不太可能记错老爹的死期,而他爹方克勤死在空印案里,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很多人借清官方克勤的死黑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