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势如破竹却又无可奈何(2 / 2)

诸葛亮趁机劝刘备早做准备,保留一部分力量,要不然等到曹操反扑,他可能连最后一点地盘都保不住。

但是却被刘备拒绝了。

刘备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

许都近在眼前,就算明知道前路艰难,他作为汉室宗亲,又如何能放弃?

如果上天注定了他刘备要死在这条路上,那他愿意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

而且他们和周瑜联军,一起进攻,哪有战事进展顺利,他却提前后退,阳奉阴违的道理?

此非大丈夫所为!

诸葛亮无奈,因为他根本劝不动,也没法劝。

刘备已经把天下大义拿出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至于周瑜,就更不会后退了。

他很清楚的自己的任务,能不能攻破许都都不要紧,只要他在这里牵制了曹操大部分的兵力,给孙权创造了进攻的机会,让孙权能够攻破合肥,长驱直入,他就是大功一件。

赤壁之战之后,孙权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宣示自己的能力,将周瑜压下去,所以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就这样,在刘备、诸葛亮和周瑜明知道中计的情况下,却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进攻,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备和周瑜联军便已经来到了襄城附近,在襄城外安营扎寨,准备和萧寻来一场决战。

此时,刘备和周瑜联军的伤亡,已经接近两万。

出征之时他们联军有将近四万精兵,如今只剩下了两万出头。

一路攻城略地,他们虽然也补充了一些兵员,但新补充的兵员素质不高,战斗技巧也不行,在战场上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将近一半的战斗减员,让刘备和周瑜军队的士气严重下降,如果不是他们一路连战连胜,攻陷了不少城池,只怕这只军队的士气已经降到最低点了。

安营扎寨之后,刘备和周瑜也没有着急进攻,因为他们知道萧寻就在襄城。

襄城虽然也只是一个县城,但是经过一个月的修整,几乎已经被萧寻打造成了一个军事要塞,根本不是轻易就能攻下来的。

更何况曹操麾下的军队、将领、谋士如今都在襄城之中,只等刘备和周瑜发起进攻了。

兵精粮足,以逸待劳。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和周瑜怎么敢轻易发起进攻?

好在萧寻似乎也不想和他们正面战斗,除了每日派出斥候探查情况之外,根本就不露头,一副要当缩头乌龟的架势。

萧寻又不是不知道关张赵有多厉害,不知道诸葛亮和周瑜有多能算计,既然已经在战略上占据了优势,只要严格执行战略,他就能稳稳地获得胜利,为什么一定要冒险出去和他们正面战斗呢?

非得见识一下诸葛亮和周瑜的神鬼之谋,试试关羽的大刀、张飞的丈八蛇矛、赵云的亮银枪有多锋利吗?

那不是纯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有这个时间,在城墙上看着他们想要杀死自己,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