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吃完早饭以后,苏璃坐在堂屋门口一遍晒太阳一遍织毛衣,今天是个好日子,日头正好,这两天分粮分肉又分钱,热热闹闹了几天。
今天也是个重要的日子,县上来了个手艺人,今天帮着村里的人下粉条。
家里红薯多的人家会自己动手做点手工的粉条,等着下雪的时候冻起来,天气好的时候在拿出来晒,晒上个几天,就会晒的崩脆,在收好,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老谢家也做了很多的红薯粉,就等手艺人下乡,好做成粉条。
谢父和谢正阳,谢正河几个人抬着家里的红薯粉去了打麦场,那边已经架起了一口大锅,有几家的粉条已经弄好了。
他们在后面排队等。
潘玉梅和刘婆子一人端着一个笸箩来找苏璃唠嗑,
“哎呀,小璃,你咋在风口坐呢,当心受凉了。”
苏璃笑笑道,“不碍事,大娘,这边正好晒着太阳,照的暖烘烘的,可舒服呢。”
“那行,坐一会就行,过会子要进屋去。”
“哎,听您的。”
潘玉梅在纳鞋底,“三弟妹,你织的这个小毛衣,真漂亮,这个针法咋勾的,还能勾一个小狗毛衣上。”
“大嫂要是想学回头我教你。”
“成,”潘玉梅笑眯眯的说了一句,拿着针在鬓间划了两下,又接着纳鞋底,“我刚听说打麦场那边下粉丝的人挺多的,也不知道一上午能不能弄好。”
“可不吗?我瞧正河拿的红薯粉多,今年指定能多下几联子粉条,家里还有点陈粉条,正好来福不和香芝不是馋猪肉炖粉条吗?晚上咱们做点。”
“行呢,娘,说到肉,三弟妹你们咋又给了这么些肉,直接一个猪前腿,还有那么大一块肥猪肉,那可得出不少的油啊。”
苏璃笑笑,她昨天晚上给谢正川说分肉的事情,着实没想起来要给谢正河家送点,应该是谢正川自己想到了,她现在啊怀孕以后总是忘事,想想人家说的一孕傻三年,可不是吗?
“没事,大嫂,猪腿你们吃不完就做成腊肉炒菜也很香,出过油的猪油渣放糖放盐都好吃,给孩子几个当零嘴,剩下的包饺子吃,哎呦,想想就香死个人。”
苏璃说完自己还楞了一下,她现在感觉自己已经被同化了,说出来的话越来越有土味气息了。
“是呢,我是这么想呢,家里没啥要走动的亲戚了,就是给我大姐二姐一人送上五斤就成了,她们村里今年收成不好,不过还好她们生产队种了甘蔗,卖了不少的钱,家家户户的也分了点劳红。”
苏璃听她这么说沉默了一瞬,潘来娣和潘盼娣两个人她见过,人品习性都不错,尤其是潘盼娣,性格爽朗,她很喜欢,真是没想到潘家那窝子歹竹还出了几个好笋。
“大嫂,你大姐,二姐针线活的手艺好吗?”
潘玉梅说起这个的时候眼睛一亮,“好呢,能不好吗?我小时候家里缝缝补补的事情都是我大姐二姐做,她们俩防线织布,纳鞋绣花,做衣服套被子,什么都会,我会的这些都是她们教的呢。”
说道最后又有点落寞,“可惜啊,没摊上好的爹娘,那时候都穷,我爹娘都懒,家里没吃的了,我大姐才十六岁,就张罗让她出家我大姐家娶我大姐的时候就背了一筐红薯和二十斤的杂粮面,席面也没有,我大姐和大姐夫就这么走路回了家,两个人给双方父母磕了个头,就算成家了,二姐留到十七,爹娘嫌弃她总是主意大,聘礼要了十块钱和三十斤杂粮面,我二姐夫早就瞧上我二姐了,到处借钱才娶了我二姐,拉个平板车把她接走了,哎~”
苏璃没说话,这是这个时代的弊端,农村也基本上是这样的,尤其家里女孩子多的,那都是赚了聘礼留给家里的男娃娶媳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