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科举试题(1 / 2)

“朕是这么想的,”朱由检端了茶盏饮了一口说道:“大明需要有手艺之人,这次科举,工科不也要选拔人才么,待选出来之后,便授予职位,顺便入学校教授技艺!”

这是要培养匠人啊!

文安之想起王徵、毕懋康和薄珏几人,他们被陛下授予官职,可不就是因为其技艺,可光靠他们几人,委实也太少了些。

可是,还有个问题!

文安之抬头问道:“陛下,束脩如何算?匠人多为贫苦出身,他们要学技艺,可交不了一百两的束脩啊!”

“朕知道,匠人学艺,不收束脩!”纨绔所交的学费想必也能维持这两所学院的运转了。

“姜卿,”朱由检看向姜曰广,“你提督四夷馆,若有兴趣教授番文的夷人,朕允他们入国子监,除了语言文字,随便教什么都好,但是,他们在教授时,必得有懂番文之官员从旁监督!”

“是,臣遵旨!”姜曰广也算知道皇帝叫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了,对于这事,他没有什么异议。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晓夷人语言文字,乃至风俗文化,对于同其通商交流都有好处,况且陛下也考虑周全了,有官员从旁监督,想必夷人想要闹什么幺蛾子也闹不出来。

文安之和姜曰广刚告退,黄道周跟在太子朱慈烺身后就进了殿。

“琅儿来了?”自开了年,朱由检还未让朱慈烺协助理政,今日见他自己来了武英殿,自然而然得让王承恩将桌上的折子搬到了旁边小桌上。

王承恩忍不住腹诽,陛下这也太欺负人了,太子可还小呢!

可看太子面上却是露着笑意,丝毫没有勉强,王承恩只好在心中喟叹一声,还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朱慈烺在小桌上坐了下来,一边翻看着折子,一边拿着笔像模像样得写着建议,朱由检看了一会儿,见没什么问题,这才看向黄道周问道:“石斋先生何事找朕?”

一声石斋先生,让黄道周心中极是熨帖,他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意,从袖中摸出一本册子说道:“陛下,各科的试题已是都送了上来,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忙将册子取了呈给皇帝,朱由检翻开,当先便是正规的八股,中规中矩的题目,朱由检当即取了笔便划了去,继而在旁写道: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造就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朱由检写的这道试题,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光绪三十年,最后一次科举的试题。

其主旨便是造就人才为眼前最急,培养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外交等专业的人才,才能发展国力。

眼下大明也是如此,人才不均衡,导致政治人才辈出,可在其余方面,就是薄弱得很了。

朱由检也想看看如今这些士子的态度,对于招贤纳士有何见解。

朱由检停了笔继续朝下看去,法科的试题是范复粹出的,没什么问题,算科是郑三俊给出的,朱由检看了也没什么问题。

看到工科,朱由检又皱了眉头,蔡国用出了两题,让参与考试之人任选其一,第一题问了如何提高金银纯度,第二问了屋檐建造。

朝廷的匠人可不止涉及金银制造和建筑呀!

朱由检想了想,朝黄道周说道:“工科不设考题,让参与考试者自己写或画他们最得意之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