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骆养性答道:“果然如陛下所料,是翟家的人!”
“人盯紧了?还在谷城?”朱由检问道。
“已是回了山西,可要拿人?”
“拿!”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道:“关于晋商的这些罪证也收集得差不多了吧,这几日在京中找人散播一番,你命人暗中留意!”
骆养性只稍稍想想,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听到流言,和晋商有关系的大臣定然会心慌,慌乱之下便会露出马脚,比一个个查可要省事多了。
“是,臣遵旨!”
朱由检点了点头,“还有一事要你去做,去福建汀州,将一个叫宋应星的推官给朕带来!”
骆养性闻言,当即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好好带来?还是...”
是去拿人啊?还是请来啊,骆养性不明白皇帝的意思,这要是会错了意,就可能又得罪了一个。
“自然是给朕好好的带回来,朕有大用!”朱由检将意思表达清楚,就见骆养性忙应了,匆忙告退离了武英殿。
“真是,朕的意思就这么难懂?”朱由检嘀咕道。
王承恩在一旁听见了,忙笑着道:“陛下心思,他们愚笨,自然是猜不出来的。”
“嗤,就你懂!”朱由检瞪了一眼过去,就见王承恩笑得憨厚,朱由检突然问道:“内书堂如今是谁管着?”
王承恩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问起了内书堂的事,忙回道:“内书堂如今是郭掌印管着。”
“郭时明?”朱由检想起这个人,也是在北京城破之时殉了大明的一个太监,不仅忠心,还十分有骨气,都敢和皇帝对着干。
有他管着内书堂,想必教出的内侍也不会太差。
朱由检眼见着时辰还早,起身说道:“走,陪朕去瞧瞧!”
内书堂就设在司礼监,相当于是太监的国子监学堂了,能入内书堂读书,并且通过考核出来的,都能在司礼监或者其他部门谋个职位,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这么个读书的地方,朱由检一走进去,就听到了屋中传来吵嚷声。
王承恩面色一肃,当即就要开口训斥,朱由检却是伸手拦了下来,“别通禀,朕先听听。”
王承恩忙挥手让院中几个伺候的离开,伴着朱由检朝屋子走去。
屋门紧闭,窗户却是开了一条缝,朱由检站在窗边,透过缝隙朝里看去,只见四五个人将一个小太监围在中间,正是七嘴八舌得在说些什么。
而那个小太监的背影,好似还十分眼熟!
“陛下,是家栋!”王承恩在旁边开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