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公公见状,知道是有急事发生,静悄悄从大殿旁退了出去,唤那小太监,“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小太监道:“童大人,甄公来了,说有要事要禀明圣上。”
“甄公?”童公公一惊,也没过去见甄公,对那小太监说,“行,我现在立刻进大殿通禀皇上,你准备宣甄公进殿。”
童公公又溜进大殿里,小心走到圣上身边,同圣上悄声禀了甄公的事情。
宁元帝一听,“甄公来了?赶紧宣甄公进殿。”
本来今日早朝也没什么事儿,都准备宣禀退朝了。
很快,随着小太监的宣告声,甄公进了大殿。
甄公一进来,不少大臣眼神都火热起来,知道甄公来,肯定是为了沈郡主的事情,那位沈郡主可真是……
已经听闻此事的大臣们都忍不住摇头。
有些大臣也忍不住看向武安侯。
武安侯后感受到周围的视线,后知后觉有些心慌起来。
他还不知昨日发生的事情。
最近他都是心神不宁,心不在焉,因为黑匣子丢失的事情。
本想叫江窈来侯府试探试探她,谁知圣上给她和宁王赐了婚,他也不好随意使唤江窈。
所以最近也不怎么出府,都是待在家中。
昨儿只知妻女出门参加诗会,他知女儿的诗都是从慕长安留下的那本手札上抄的,也不觉有什么。
那几首都是千古绝句,诗会的话,芜芜不会输,所以也没过问。
昨儿芜芜一回来又说不舒服,杨氏也一直陪着,他都没多想。
直到今日来早朝,进大殿时,不少大臣路上都来同他说话,还说,“侯爷真真是有个好女儿啊,侯爷也是大义,收养的女儿……对她还如此好。”
这说有个好女儿,说的自然是福安郡主。
话外的意思是,武安侯有个亲生的好你女儿不知疼惜,还往外推,偏生把一个收养的当成宝,还是个人品低劣之人。
哪知武安侯还以为几位大臣会夸沈元芜诗会上拔得头筹。
武安侯就笑道:“多谢几位夸赞,小女也是略胜一筹,她的才学自比不上真正的才子们,只是作诗上面有些天赋罢了。”
几位大臣脸色古怪,看了武安侯几眼,都没再同他说话。
现在听到宣甄公进殿,不少大臣又频频朝着他看来,武安侯心里咯噔一声,知道昨儿可能出事了,进殿前是他误会了几位大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