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说完,却不见楚宁回答,追问道:“怎么不说话?”
“皇上,我还等着你问一句‘能做到吗?’”
“哈哈哈~~~”李贤大笑起来,“然后你就想说做不到是吧!放心,这一次朕直接不问!”
这时李贤起身慢慢踱步走了起来,口中还顾自喃喃念道:
“自朕登基以来,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财政赤字的问题。尤其现在王潜在北疆与党项人打仗,国库没有钱,皇兄留下的小金库也快捉襟见肘了。”
说着,又重重叹了一口气:
“这才一个多月,朕算是明白皇兄以前得有多头疼了!”
提及先帝李淳,楚宁其实还是多有好感的。
想起第一次从青山县入京面圣,也得多亏了李淳的庇佑,在京都这一路才总算没受那么多苦。
只是想做好皇帝,都短命啊!
“左相一直谏言朕要开源节流,眼下裁撤冗余官员、降俸禄这些都是节流,可总不是解决根本的法子,关口还得是开源才行。楚卿,你且说说,眼下该如何开源,充盈国库?”
楚宁也是十分赞许开源节流这个说辞,眼下还真得想想法子搞钱。
国库没有钱,做皇帝都做得憋屈。
关键从哪开源呢?
总不能再增加老百姓的赋税吧?
以前在青山县时,楚宁就知道老百姓日子过得有多苦。
这一次前往滨州平叛,对老百姓的日子更是深有体会。
朝廷一旦有战事,税赋全家在了老百姓身上。
所以老百姓是打心底抵触战争。
一旦开打,老百姓的命便不再是命了。
那是真叫一个朝不保夕啊!
命如蝼蚁!
可总会有些键盘侠,一天天到晚叫嚣着打仗。
真是无知者无畏,事未经历不知难啊!
搞钱搞钱,从哪里去搞钱呢?
等等。
楚宁突然想到了什么。
“皇上,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先搞出一笔钱来?”
“快,说说看。”
李贤一喜,往往楚宁说出来的办法,似乎都很是不错。
楚宁道:“我想着,能不能成立大唐皇家商行,由朝廷派人牵头运营。”
李贤听了微微咂舌:“这大唐皇家商业,岂不是商贾一流,难不成朝廷要与普通商贾们争利不成?”
楚宁知道皇上一时间还有些无法接受。
可事实证明这个法子是可行的。
所谓皇家商行,说白了就是国资企业,现在可以先试点施行。
至于商行贩卖的东西那肯定就不能与普通商贾们相比了。
见楚宁不说话,李贤觉得似乎应该听听楚宁会怎么说,搞不好还真有解决财政危机的法子。
于是催促道:“那你先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