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进行了一天,在会上,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评价这篇,盛赞是以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来描写现实生活,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佳作。
在叙事结构方面,采用了双线索叙事手法,围绕“钢琴”和“烟囱”这两个时而具体时而抽象的意象展开,逐步将个体意愿深化为一部工业时代的挽歌。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打破了常规,而且通过“钢琴”这一显性线索和“烟囱”这一隐性线索的交织,展现了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到了下午,讨论基本结束,会议室的气氛就显得活跃起来,大家三三两两开始说着闲话。
所谓闲话也基本上是与文学有关的,大伙聊起这两年文坛上的一些作品,就听到何振邦笑着说道。
“今天,我参加了明华《钢的琴》的作品研讨会,前段时间我还参加了贾平娃和高建群的新书作品研讨会,去年还参加了陈中时写的《白鹿原》研讨会,把我忙的.”
“我说明华,你们秦省人可是来势汹汹,怎么都在写长篇?好家伙,是不是想来个挥马东征呀?”
这时候王濛插话进来:“何教授,如果说东征,人家秦省这应该是第二次,我记得八七年左右,明华出版了《闯关东》,贾平凹写了《浮躁》,陆遥更厉害,写了一部《平凡的世界》,文坛上戏称为“秦军东征”。”
“这次更厉害,人数更多,我估计他们不仅是东征,而且准备马踏六国啊。”
大伙听了都笑起来。
的确,进入九十年代后,秦省的作家们更是异军突起,去年陈中时以一部《白鹿原》震惊文坛,后来秦省作家们又陆续出版了多部长篇:
贾平凹的《废都》、京夫的《八里情仇》程海的《热爱命运》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最后一部则是方明华的《钢的琴》,在文坛引起轰动。
方明华听了当然要谦虚几句,心里也挺高兴,可惜的是这一次少了陆遥,还在家埋头写那部《崩溃》呢。
大家都是活跃气氛随便聊聊,但是说着无意听着有心,被参会一个人给记下了。
她叫韩小卉,是一名报刊编辑也是小有名气的散文作者,另外还有一个身份《光明日报》记者!
会议结束后,《ren民日报》就在第三天的“文学理论”版面报道了这次昨天研讨会的消息。
韩小卉当然看到了,写的相当不错,但是她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方明华的这部《钢的琴》写的确实好,但这两年秦省作家的佳作也不少吧?
她记得,87年那次,秦省三名作家出版了三部作品,虽然数量比较少,但两部都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
这次更猛,一口气出版了六部!
谁知道以后这里面会出现几部矛盾文学奖,还有新成立不久的世界华语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