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不可取(1 / 2)

听了陈耳的话俞咨皋身体一振,本来有些弯着的腰一下直了起来。

“为什么不可以?余大人要是有意不妨派人跟许叔父谈谈,我会提前知会的。”

“哈哈哈哈,李大人果然爽快,以前只是传闻,今天见到果然如此。”

俞咨皋好像笑的极为畅快,陈耳有些不懂,指挥使没有实权被文官死死的钉在了土地上,这他能理解。

但总兵怎么说也是一省最高军事长官,文官就算盯着也应该有限吧?

大明军制很先进的。

总兵是一省最高军事长官不假,但底下的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平常只是总兵名义上的下属而已,互相并没有统属权。

只有当朝廷下令出兵了以后总兵才对这些部下有节制权,平常大家都是各玩各的。

一般总兵平时也就能指挥自己麾下的一营兵马,大约就三五千的样子。

明末屡屡出现跑路总兵也有这个原因,带着一帮不知道底细的部队出去打仗,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不先跑路才怪。

而几个不知道下属底细的总兵凑到一起出征,那自然就只好比谁跑的快了。

就手底下那一营兵马,说起来总兵平时管着的人还没有卫指挥使多,卫指挥使账面上好歹管着5600人呢。

因此,被困在省城里的总兵其实比窝在府城里的指挥使还惨。省城里的衙门可比府城多多了,况且还有分属锦衣卫千户所盯着呢。

“哪里,哪里,余大人客气了。”

“既然李大人爽快,那我也不兜圈子了,巡抚派我来问,这仗怎么打的?”

这句话就很老油条了。听不明白的是问“你这仗是怎么打的?”听明白的是在问“咱们这仗是怎么打的?”

幸好陈耳勉强算个老油条,他听懂了。

“这仗不是巡抚大人运筹帷幄,在余大人的带领下,将士们用命,这才一战克复澎湖的吗?”

这句话陈耳在嘴巴里捋了好几遍才吐了出来,虽然这个节奏陈耳很熟悉,但用词却是斟酌了好几遍。

因为大明不兴说“英明领导”的,那显得太直白,太谄媚,且没文化。

明朝的战报陈耳偶尔看到过,准备工作会写的很详细,因为这些都是文官在做。

战场过程就一笔带过,无非几句“将士用命、不惧火石、奋勇争先……”,因为这些事都是武夫在做。

到了描述战果就又丰富了起来,斩首几级,俘虏多少,兵器甲具缴获如何,但到了财物缴获时,只一句“缴获无算”。

总之这样的战报让战争看起来就是:一切文官都计划好了,武将兵卒随便打打就有。

“哈哈哈哈,李大人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等待陈耳答复的时候,俞咨皋一直在用眼睛瞟着陈耳,生怕年轻人真的听成“你这仗是怎么打的?”

但听陈耳一句话说完,顿时就心花怒放了,对于他来说,功劳不功劳的已经无所谓了,明朝武职做到总兵就到头了。

挂印不挂印的不过是面子活而已,也不指望加的那点俸禄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