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黄忠此时的目的地就是平顶山。
只要能拿下平顶山,那么很多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很多。
黄忠非常清楚此战的重要性,在战争的第一刻就直接下达了将令。
黄忠把自己的大刀举了起来,命令士兵们全速前进,不敢耽搁片刻。
此时此刻对于黄忠来说非常重要,时间就是金钱,一旦迁延日久必然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黄忠早就非常清楚。
在诸葛亮的锦囊之中,详细交代了,进攻速度必须要快,而且要非常快。
兵贵神速,以最快的速度杀到许昌,才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对于黄总来说,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
一旦快速杀到了许昌,定能引起曹操的震动,到时候他会派大军前来支援许昌,而诸葛亮的计划就完成了。
这一步动作必须要黄忠来完成,黄忠必须速度够快,姿势够帅,动作够狠。
一连串的动作必须尽快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必须在一连串的动作之后,引起曹操的足够重视。
不然山也敲了,虎也震了,而老虎却是不以为意,慢悠悠的。
那么黄忠的这一招敲山政府意义何在?
所以此时,黄忠非常清楚自己目前所处的境地。
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一招克敌。
只有彻底击败了平顶山的守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许昌。
而许昌才是决战的最重要的地方,许昌之战关系到黄忠的未来,关系到荆州集团的未来,更是关系到曹操的未来。
一旦许昌有失,那么对于曹操集团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将会是曹操无法承受的。
在这致命的打击之下,曹操老家都丢失了,还谈什么攻取天下,那不是痴人说梦?
从总体来看,诸葛亮的部署是井井有条,一环扣着一环。
曹操一定会中计,并且由于道路遥远曲折,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到了那时之后,曹操大军将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到了那时候诸葛亮就会出马了,直接给予曹操集团的致命一击。
相信曹操集团无论实力多么雄厚,都承担不起这样的打击。
这也是诸葛亮提前预谋好的,诸葛亮要提前预判曹操的预判。
运筹于帷幄之中,必须能决胜干里之外,想清楚曹操的想法,那么此战的意义将会非常重要,最终的结果也会出人意料。
这对于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来说,一定是终极之战。
这一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终的结果是要么曹操从舞台上开始大幅度被削弱,要么就是刘备集团被大幅度削弱。
总之这一战曹操与刘备两人之间,必然有一个人受到严重的影响。
而且这个影响将会是极其深远的,诸葛亮已经在运筹,他将会利用这一战为诱饵,最终击败曹操。
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诸葛亮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一定是曹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终的结局就是会朝着有利于曹操的集团倾斜。
稍有不慎刘备集团在这一战之中将会元气大伤,从此以后一蹶不振,甚至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所以黄忠此时没得选择,只能全力前进。
他想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许昌,之后把许昌拿下。
攻克许昌之日,就是曹操集团奏响哀歌之时。
对于曹操的影响一定是致命的且深远的,无论曹操在荆州取得多大的成绩,丢失了许昌,那就等于让曹操经营日久的北方集团落入刘备的手中。
这对于曹操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诸葛亮料定曹操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才是诸葛亮的部署的最大原因,他提前预判好了曹操所有可能的选择。
这种影响,曹操根本不能承受。
不到一天,黄忠急行军就来到了平顶山之下。
到了平顶山之后,黄忠下令休息两个时辰就发起猛烈的进攻。
时间紧,任务重。黄忠不敢耽搁,竭尽全力攻克平顶山。
把所有最为紧急的时间都利用上,最终在许昌城下,也就是曹操的老巢展开决战。
果然,平顶山的防守确实不是特别严密。
黄忠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攻克了平顶山。
尽管这一战黄忠下了很大的代价,损失了不少兵马,粮草等等。
最终只用了5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平顶山,为下一步进攻许昌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但是这对于曹操来说却是致命的威胁,一旦稍有不慎,很有可能自己的老巢就被黄忠直接端了。
到了那时之后,曹操将会无家可归,如同一条流浪犬一般
而且他的后路将会被彻底断掉,刘备集团会趁机突然从他的后面发起猛烈的进攻。
一旦他的襄阳拿不下来,那么等待的将是不敢预想的噩梦。
而且这个噩梦对于曹操的影响将会是致命性的打击。
曹操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失败对于曹操来说等于失去所有。
无论曹操家业有多大,也不敢开这样的玩笑。
诸葛亮笃定曹操,不敢拿自己的身家做赌注。
所以才兵行险着,准备一战彻底让曹操胆寒。
到了那时之后,曹操集团带来的打击将会是致命性。
曹操退无可退,进无可进,如鲠在喉,进攻则襄阳久攻不下,后退?许昌如果被拿下,还怎么后退?
当然平顶山到许昌还有一段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许昌的防守肯定比平顶山要强得多。
黄忠不可能轻易拿下许昌,也就等于给曹操一定的时间。
黄忠快速领着大军开始急速向许昌前进!
仅仅只是在平顶山休息了一天。
这一段时间黄忠以及荆州兵很累,确实都累坏了。
但是诸葛亮锦囊里说得很清楚,速度必须够快,否则军法从事。
黄忠当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此时的处境。
于是黄忠下令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前往许昌。
……
樊城,
中军大帐。
曹操收到消息之后极为震惊。
他此时对司马懿的想法更为敬佩。
没有想到远在干里之外,司马懿竟然对诸葛亮的想法了如指掌。
不但准确猜测出来诸葛亮的想法,更是提前给出了应对的方法。
没错,司马懿给曹操提供的纸条不是怎么进攻襄阳,而是思考该怎么援救许昌。
“主公,许昌是我们的根本,一定不能有事,否则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司马懿把信件递给了曹操,忐忑地说道。
司马懿此时心中也是极为震惊,隐约中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那就是诸葛亮已经采取了行动。
只是此时交通各方面极其不便利,即便是飞鸽传书,曹操到达许昌的时间也会慢上一拍。
幸亏曹操在离开许昌之时,下令守军必须严密防守,无论谁发起进攻都不准主动出击。
否则很有可能曹操还没有到达许昌,许昌的守军就已经缴械投降了。
为了保证许昌的可守性,曹操更是不讲武德地把守军的家属全部都带在身边,说是帮他们照顾,其中的深意家属们都非常清楚。
正是有了这些原因,曹操才领的大军,放心大胆地征伐荆州。
否则曹操根本就不敢亲自去征讨荆州,自己的家必须守住,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这一点曹操最明白不过了,所以曹操此时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此事,与司马懿商量这件事该如何彻底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