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吴国跟之前的楚国,
政治形态都差不多,
大部分的兵马,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而这些人,
跟楚国的世家大族,还特别亲近。
双方之间,都有生意来往。
所以,
当楚国的世家豪族,都迁移到吴国后,很快就达成协议,一起出兵讨伐楚国,争取废除韩子安的改革。
正因为如此,
哪怕吴国皇帝压根就不同意,
也没有什么办法。
至于现在,
那些世家豪族的力量算是彻底废掉了,
按照常理来讲,吴国皇帝应该很高兴才对,毕竟这也给了他收拢权力的机会。
但前提是,
吴国得从这次的危机中挺过来。
现在,
两条路摆在眼前,
姬伯常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第一条路,看似很有血性,展现了吴国男儿悍不畏死的精神。
但这条路一旦被堵死,
等待吴国的,将是灭国。
数百年的传承,也将从此断绝。
很明显,
姬伯常并不想冒这个风险。
但第二条路,就是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
基本上,只要选择了这条路,从此以后也将对楚国纳贡称臣。
每年都要从赋税中,拿出一大笔钱粮,当作岁币进贡给楚国。
当年的齐国,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这样一来,
吴国后面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毕竟大部分的钱粮,都要上缴。
吴国能否生存,都要仰仗楚国的鼻息。
两条路,
在姬伯常看来,都是充满了荆棘。
无非就是一条路还有一丝翻盘的希望,虽然机会很渺茫,但失败的结果也是他承受不起的。
另一条倒是毫无悬念,但同样也会让吴国付出惨痛的代价。
看着下方,
文武百官吵得越来越激烈,
一些人更是吵的面红耳赤,甚至有人把鞋子都脱了,朝着对面砸过去,
看到这副场面,
姬伯常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好了,都闭嘴吧。”
有些落寂的眼神,
扫了眼面红耳赤的百官,
姬伯常有气无力道:“派遣使臣,前往楚国和谈吧。”
“虽然这么做,吴国将再无翻身之日,但总好过被直接灭国。”
“而且万事没有绝对,去年的齐国何等风光,威服四海、万国来朝,结果现在还不是日落西山。”
“万一楚国也做出跟齐国同样的事情,我们不也能翻身么。”
话是这么说,
但姬伯常自己也清楚,
这种事情纯属做梦,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有了齐国的事情作为借鉴,楚国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只是,
话刚说完,
就迎来了武将集团的集体反对,
“陛下,不可啊!”
“此举几乎等同于割地赔款,陛下怎能做出如此丧权辱国的事情?”
“陛下!我吴国之人皆是慷慨悲歌之士,请求陛下准许末将领兵出征,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让楚军前进一步!”
“若是吴国真做出这等丧权辱国的事情,陛下将来还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吴国建国六百年有余,何曾做出割地求和之事?还望陛下三思啊!”
“我等正欲死战,陛下怎能先怯?”
“......”
以伍贠为首的众多武将,
显然都反对和谈,
毕竟身为武人,还是充满了血性,
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全军战死,马革裹尸,也不愿意向敌人低头。
但对文臣来说就相对比较理智。
有血性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