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圣旨到(1 / 2)

陶广义就是单纯的想和赵义桢争个高低,赵义桢无奈。

不过此人看起来确实是个好苗子,就是看起来太瘦弱了。

从他的眼睛里面赵义桢能够看出一股不服输的眼神。

这样的人,可用,但不可重用。

野心太大。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眼看陛下来了,两人自然是要找赵义桢商量些事情。

当初多尔衮为何会选这里当作一个根据地呢?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势好,易守难攻。

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偏远,不会引人注意。

在这里秘密制作武器,训练军队,是一个好地方。

当初贾瑛看中这个地方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过这里还要招一些人来负责专门的耕种。

说干就干,贾瑛拿出纸笔,开始做了一个细细的规划出来。

把这个岛赐给赵义桢和陶广义,自然是有他的用处的。

这里的百姓不算太多,整个岛上只有五十万左右的人。

他们许多都对原本的多尔衮没有什么好感。

因为多尔衮赋税制度十分高,并且年年征兵。

百姓们苦不堪言,个个都希望多尔衮早点玩完。

但是现在多尔衮玩完了,他们也不知道新管理的人怎么样,会不会比多尔衮还要过分。

所以全岛上下的百姓们都惊惊战战。

原本的多尔衮也是打到这里来的,不过是用阴谋诡计打来的。

原本他们的王对他们也是不错的,虽说多尔衮是在原本的赋税制度上面加了百分之十。

但是原本他们的生活还过得去,后面就实在是艰难了。

更何况,家中的劳动力还要被征兵。

妇孺儿童们根本就创造不了原本的那么多粮食。

但是赋税一点都没有减,百姓们苦不堪言。

这下好了,多尔衮倒了,多尔衮部下的人没一个人逃脱出来,活着的都投降了。

毕竟贾瑛是个斩草除根的人。

所以对于多尔衮亲近的部下,贾瑛丝毫没有手软。

该斩的全都斩了。

贾瑛刷刷的写了几大篇,等陶广义他们进来之后拿给他们看看。

“爱卿啊!可有什么好的意见啊?”

两人在下面细细的观看一遍,一边看,一边道。

“妙啊!妙啊!”

“陛下不愧是陛下!”

两人嘴里妙语连珠的夸赞起来。

贾瑛:…

“咳...”

贾瑛咳嗽了一声,两人立刻正色起来,两人都是跟着贾瑛的老人了。

所以贾瑛也不在意,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陶广义思索了一番说道。

“陛下,我看这里耕种的百姓们比较少。”

“不如每月将士兵们中最次等的十万人派去种粮食。”

“每月进行一个比试,这样不仅解决了粮食的问题,还可以激励士兵们的士气。”

“并且进行耕种的士兵们要进行考核,若是不仔细种庄稼,那就别回来了。”

这些士兵们都是有着一番热血的好儿郎,贾瑛思考了一番,大笑道。

“陶爱卿这想法妙啊!”

接着又转头看向赵义桢,问道。

“赵爱卿向来聪慧,不知有什么意见呢?”

赵义桢暗骂一声陶广义狗贼,这家伙把他们两人的讨论告诉陛下了。

陶广义暗喜,这下赵义桢可算是会低他一头了吧。

没想到赵义桢不慌不忙,略微思考了一下便说道。

“微臣近日走访百姓,了解到那些俘虏有一小半都不是自愿进来的。”

“微臣建议可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回去耕种。”

“只是凡是回去耕种的士兵,赋税增重一成。”

贾瑛想了一下,笑道。

“此方法可行!赵爱卿妙计!”

于是贾瑛唤人上来,铺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大乾七年,今有赵义桢、陶广义两位将军性行坚韧,守国护民。

朕今嗣服,定鼎中原,景命维新,诞登大宝。

今册封赵义桢为赵氏郡王,本支万世,与国休戚。

册封陶广义为陶氏郡王,并赐州支岛为封地望汝恪尽职守为国尽忠。

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勿辜负圣恩!

钦此。

圣旨赐下,两人跪谢恩典。

虽说私下里嘱咐了很多,但是那些事情都是给两人亲自讲的。

也没必要在桩桩件件的写进圣旨里面。

这件事情终于完毕了,贾瑛也松了一口气。

这里展示不会有什么战争了。

更何况,赵义桢和陶广义是贾瑛信任的人,所以才会放在这里。

若是其他人,贾瑛海不放心呢。

不过贾瑛还是勉励安慰了两人。

毕竟这样两人短时间之内就不会跟着贾瑛去打仗了。

至少要等这里制度完善,平稳了之后。

估摸着最多两年,这两位就能够继续跟着他征服世界了。

贾瑛想到这里,心情十分高兴。

陶广义和赵义桢两人也是兴致满满,立刻开始了推行制度。

小主,

毕竟这几日两人也在民间去走了一遭。

百姓们的情况都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陛下,这赋税是否该重新调整一下?”

这天,贾瑛正在书房里面悠哉的看地图时,陶广义来请示了。

贾瑛看了一眼赵义桢写的奏折,点点头,道。

“可!”

“陛下,这商贩们的交纳金是否能减免一些?”

陶广义又开始问道:贾瑛忍了忍自己的脾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