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殿。
“哈哈哈哈...”
“好诗!好诗!”
原本一脸凝重的朱元璋,在看完密信之后,突然放声大笑了起来,紧接着忍不住大声夸赞了起来。
一旁的庞旬不由得面露惊讶,他原本担心的是陆凌川当众训斥皇孙和少年藩王们,而且还打了其中一名皇孙的事,没想到陛下在意的居然是陆凌川作出的那两首诗。
“陛下,什么是这么高兴?”
汤和疑惑的看着朱元璋,好奇的问了一句。
朱元璋笑了笑,随手将书信递给了汤和,眉宇之间流露着一丝极其欣慰的神色。
“好一句孤身亦可登昆仑!好一句年少当攀第一流!”
“老臣早就听说过陆凌川在作诗之上的造诣,没想到他居然能写出如此豪气干云的诗句!”
紧接着,接过书信看了一遍的汤和也忍不住振臂称赞,脸上满是激动之情。
看到这一幕,庞旬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于是便松了口气。
这封书信上,关于今日发生在太学皇字班讲堂中的事从头到尾都写得清清楚楚,包括陆凌川最后以刀为笔,在立柱之上题诗的经过。
朱元璋赞成的点了点头,道:“陆凌川的文才,从未让朕失望过,否则怎么可能连儒道大家栾月升都对他甘拜下风,到处宣扬他的才华!”
“陆凌川啊,陆凌川,朕猜到刚入学的那些小崽子们没那么容易管教,没想到却被他如此轻易的化解,信中说,在他凌空作下两首诗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在场没有一个人再敢说一句不是!”
汤和点着头,认真道:“如此千古绝句,旷世之作,即便是放眼天下,能与之相较的,恐怕也绝无仅有了,谁敢自称能胜过这两首诗?!”
“尤其是这一句!男儿不斩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简直跟陛下当年在红巾军时期的豪气如出一辙啊!”
“恭喜陛下,能得如此文武全才之人效忠,实在是一大幸事!”
朱元璋捋着胡须,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忍不住又跟汤和要来了摘抄来的两首诗,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口中念念有词。
汤和迟疑了一下,回想了一下信中所述,缓缓道:“不过...永昌侯动手打伤皇孙一事,会不会有损皇家颜面?”
“陛下打算如此处置?”
朱元璋抬起了头,无奈的苦笑了一下,缓缓道:“他打的皇孙还少吗?”
此言一出,汤和和庞旬忍俊不禁,差点笑出了声。
这已经是陆凌川打的第三个皇孙了...
紧接着,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认真道:“要朕看,那些小崽子们就该打!掉了一颗门牙而已,算什么伤?!”
“是他们挑事罢课在先,陆凌川作为校长,就该如此严厉!无规矩不成方圆!朕果然没有选错人!这个太学校长,幸好是他,也只能是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他若是今日跑来找朕告状,或者向那些小崽子们低了头,朕反而会对他失望!”
听着朱元璋对陆凌川的赞许和肯定,汤和抿嘴一笑,放下了心。
其实他一是担心朱元璋高兴过后为此事责备陆凌川,二是担心朝中有人借着此事针对陆凌川,如今见朱元璋是这个态度,心中也不由得替陆凌川松了口气。
“庞旬,传朕旨意,此事一切都由辽王和肃王二人而起,让他们立刻向永昌侯登门致歉,若无悔改,朕决不轻饶!”
片刻之后,朱元璋转头看向了庞旬,沉声命令了一句。
他不希望此类事件再发生第二次,也不想有人借着此事说三道四,所以便借此堵上所有人的嘴。
庞旬恭敬地答应了一声,立刻转身离开。
...
九幽卫所。
后院之中,老槐树下,陆凌川坐在躺椅上,擦拭着手中的寒铁枪。
离开太学之后,他就直接回了卫所,等待着看有谁会找上门来,因为他知道,今日的很快便会传开,朱元璋也一定会收到消息。
方毅斜靠在树上,双手抱胸发着呆,不知道脑袋里面在想些什么。